就业问题是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就业形势是中国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所面临重大问题。现阶段,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压力,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支“求职大军”的汇集,使得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下岗失业人员这个弱势群体“4050”困难群体,就业条件与就业环境,显得更为艰难。社区服务业和第三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就业潜力。从发达国家来看,社区服务从业人员,约占就业总人口的20-30,而我国只有3.9。差距就是潜力,扩大就业机会的空间就蕴含在开发社区岗位和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之中。
今年月份,我们生产处一行3人对市内五区7个街道劳动保障所、13个社区就业实体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通过调研,令人感动和振奋。全市共开发创办社区经济实体和网点19891个,安置就业人员7.9万多人,其中,下岗失业和闲散人员5.57万人,其他就业人员2.39万人。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继我市首批创业明星等百名创业者之后,相继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一人创业带动群体就业的新的创业典型,在就业援助活动中,我们劳动战线上涌现了一批深受群众好评的优秀党员和干部。
一、上下联动,实行“一帮一”,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市劳动战线的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区就业服务局局长霍爱玲同志,主动为区青园爱心月嫂服务中心阎潇女士做小额贷款担保人。使她在困境中得到了贷款,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女士原是市胜利服装厂职工,年下岗,于年开创了月嫂服务中心,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使月嫂服务中心成长壮大并初具规模,在中心的日常工作正常运行下,4年多来共举办了28期月嫂、保姆、家政培训班,培训学员达2480人次。现有员工1200人,专职月嫂238人,保姆962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占48。服务范围以市为中心,辐射等地,服务质量深受用户称道。一个下岗女工的创业带动了无数人的就业,其创业精神令人敬佩,其得道之道就是党和政府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支持。
开展“一帮一”实现再就业援助活动,区的做法是:依托社区,开展“一帮一”,完成100名特困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援助活动。《一帮一协议卡》,内容有:帮扶人、被帮扶人及家庭情况,安置目标等。如:
1、区育才街道办事处华药一区居委会主任同志,帮扶区东厂下岗失业特困职工男,46岁,妻子智残,女儿智残,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负责把安置在本辖区做卫生保洁工作。
2、区跃进路办事处和平路居委会主任,帮扶植物厂破产失业特困职工女,44岁等等。100名帮扶人 100名被帮扶人100名特困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东区开展“一帮一扶困帮贫”送服务送政策活动,从辖区内3369个经济实体和再就业网点中选出了30家典型的、困难最多的网点,与区级领导结成了“一帮一”队子。区委、区政府、区人大主要领导等纷纷与下岗失业职工结成了帮扶队子如:
1、帮扶人:中共区委书记曹社会——被帮扶人:市华鑫集团下岗失业职工,创办“下岗嫂子饭店”,生意红火,但资金不足。
2、帮扶人:区区长黄朝庆——被帮扶人:刘卫星华北制药下岗职工,开办“纯洁水经营部”,希望协助办理小额担保贷款。
3、帮扶人:区人大主任董群山——被帮扶人:棉六下岗职工,创办“牵手礼品店”,希望协助扩大经营规模,申办小额担保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