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产业聚集的载体建设。县工业规划区是企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分业建园、滚动发展”的思路,切实抓好工业规划区建设。
二是着力发展配套产业链。重点围绕五大优势工业产业链,积极争取饮料酒业、氯碱化工、林竹产品等产业链延伸到,争取更多项目落户。加强与五粮液集团的合作,力争车间的扩产技改取得实质性进展。继续加大与天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在扶持天蓝公司8万吨三聚磷酸钠项目发展的基础上,力争新增5万吨白炭黑及6万吨纯碱项目。
三是狠抓支柱产业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扶优扶强政策,围绕轻工、化工两大主导产业,加强企业间的联系与协作,拓展延伸优势产业链,实现规模效应,形成集群经济。鼓励天蓝公司跨越式发展,带动化工等企业不断壮大,形成基础化工产业集群;支持化工医药公司等企业的扩能技改,发展壮大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引导酒类资源整合,扶持华徽等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食品产业集群;引导南山公司等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实施技术改造,大力拓展市场,实现机械产业集群的恢复性增长。
四、推进制度创新战略,增强工业经济活力
一是全力支持军工企业改制重组。主动承担军工企业分离的社会职能,积极协助等军工企业的改制重组、整合、盘活存量资产,激活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射钉紧固器材、汽配、基础化工产品的品牌和市场优势,引进项目和资金,使重组企业扎根,再现新活力,成为新一轮工业发展的主力军。
二是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各民营企业不间断地“改制”,在产权流动、法人治理上大胆探索尝试,不断完善企业体制和机制。一些上了规模的民营企业,积极实施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出资人、股东组成董事会,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生产经营大胆交给职业经理人。
三是健全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机制。建立部门工作责任制,完善相关配合政策措施,依法维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多加强指导和服务。
五、推进技术创新战略,打造工业经济品牌
一是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把县属工业发展、提升地方品牌与引进知名品牌结合起来,把技术创新和开发新品牌结合起来,把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与增强品牌实力结合起来,通过品牌培育来开拓市场,做大企业的规模。
二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政府推动的技术创新体系。采取有力措施,多途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项目大力支持校企、院企、企企联姻,加强项目对接,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是开发企业人才队伍。加大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外出参加学习,开拓视野,转变观念。真心实意地引进各类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
六、推进环境优先战略,落实工业发展举措
一是提升软硬并重的服务水平。着力抓好以城市经营推动城市化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突出抓好南城区改造、北城新区建设、沿江公路一级拓宽改造,打造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努力改善城乡投资环境,增强安商、亲商、富商的吸引力。
二是转变调控引导的组织效能。发挥政府依法行政职能,真正形成“市场调控企业,政府创造环境”的行政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政府协调服务机制。凡是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一律由市场解决。政府主要抓好统筹规划,信息引导,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
三是提高公开高效的办事效率。建立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