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高而工作强度大的企业里谋职。就拿兴科房建公司来说,聘用小工每天工资由过去的3040元涨到60元,技工工资达到每天100元水平,但仍然会出现招工紧张的现象。
四是法律意识淡漠。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健全、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也依法约束了用人单位。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曝露出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比如,企业招用的一些简单劳力,月工资几百元,但与企业签订合同后,企业就要依照《劳动法》给工人购买养老、医疗、工伤、大病等险种,除企业按规定予缴纳外,个人缴纳部分要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比例缴纳,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又远远高于其基本工资,也就是说工人要从本来就很低的薪水中拿出不少钱来购买保险,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工人不愿意企业给买保险,也会使用人单位不知如何是好。
五是当地求职者整体上文化、技术水平不高。市农村富余劳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高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是少部分;有初级以上技能的更是少之又少;下岗失业人员中普工占了绝大部份。
六是人才的培养远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培训与中小企业的用工需要缺乏必要的衔接。企业需要的专业人员学校未培养,造成中小企业招工难,特别是招技术工人难。
三、多种措施解决“招工难”就业难”矛盾
但是却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看似一种悖论。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可用之人,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闲置造成失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极大地危害。要解决这个发展中的难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从就业环境、优惠政策、加强培训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改善就业环境。
一是建立劳动力市场大系统。提高培训教学针对性、减少企业招聘成本、缩短劳动者待工时间。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激励求职者爱岗敬业。工会、共青团、妇联、劳动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应积极宣扬在市境内私企、外企中诚实劳动、爱岗敬业的职工群体,彰显他先进事迹。评选各类劳动模范、优秀青年、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时,有意向私企、外企的第一线劳动职工倾斜,引导劳动力受聘于民营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2继续提供优惠政策。
一是政府对企业实施相关优惠政策。增加轮岗补贴、特殊技术岗位补贴等方式,减少企业用工成本,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高技术人才、保障劳动者权益同时减轻劳动者保险费用负担。
二是政府对务工人员提供便利服务政策。
3加大职业教育培训。
一是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可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根据学员工作绩效发给一定劳动报酬。经过实践,使学生在中专职高毕业前就成为熟练工人。毕业后招工入厂就能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又可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
二是开展灵活办学。将日间学习和夜校、节假日学习结合起来。不仅要有长期的专业知识的培训,更要有短期的实用技术的培训;培训时间不仅局限于白天的日常教学,还可以有针性的开展夜校和周末学习班,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三是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在教学中注重启发教育、通过创新比赛等方式激励学员动手动脑,积极思考,为技术创新培养人才。
四是将就业宣传工作前移。提早动员鼓励一批初中毕业生。学一技之长,为将来走出社会打下良好的就业基础。
4增强法律意识。企业和务工者都应增加法律意识。参照地区行业平均劳动工资标准确定工资额,适当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节假日、平时加班等超时劳动应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支付相关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