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新意识。不能只是简单地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治理脏乱差,创文明城就是搞好环境建设,而应当充分熟悉到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各个方面。因此,要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上,在指导创建工作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有创新,正确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和研究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总结和探索实现领导科学决策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思维创新,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避免决策失误而造成劳民伤财和不必要的浪费。二是坚持理论创新。##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的经验,并形成的创建工作理论,得到了中心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在新的形势下,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必然会落伍,甚至会被“淘汰出局”,因此,创城活动也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争创特色。做好对最新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工作,确保理论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通过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载体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要组织和鼓励广大专业理论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团体的作用,深入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探讨贴进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三是坚持实践创新。与一些先进城市相比,##市在创建工作上尚有许多不足,有的在短期内还难以克服。因此,在抓好全面整治提高的过程中,要针对“测评体系”中的特色指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在创城活动中打好品牌,创出特色,努力创造一些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佳绩,争取特色分。在活动载体以及创建方式方法上也要不断总结创新,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前人不曾经历过的新的生存方式和新的生存空间,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在新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新的创建实践,及时发现并开拓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领域;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适合山区城市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途径,争创新优势,将##市建成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山区型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