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的工作
67
埋头苦干,争取早日出人头地
14
与世无争、悠闲度日
13
投机取巧,钻营人情世故
0
其他方式
6
表6:你认为“成功者”最主要的标志是:
比例
拥有较高的职位和地位
25
拥有可观的收入
17
拥有高尚的人格
20
恋爱婚姻生活美满幸福
24
拥有丰富的学识
9
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
5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尽管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中,我们重视了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分类分层教育,使工作质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与党对青少年工作的新要求,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1、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形式的表面性。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往往过多注重表面形式,停留在知识性的课堂传授层面,广大青少年为学习而学习,更多地停留在“入耳”层面,没有很好地“入脑”、“入心”,也没有很好地将思想道德认知同工作、生活及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之传统的教育手段过多地注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命令主义,缺乏创造思维和强有力的生命力,结果导致
工作拓展难度增大。2、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养成的被动性。思想道德习惯养成的形式、内容趋向组织化、行政化、单一化、运动化,不少道德行为规范还没有成为青少年持之以恒的工作、生活原则。故在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调动广大青少年主动参与践行的积极性上还不够。
3、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体调动的行政性。青少年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运用行政动员方式过多,工作对象的覆盖面还不够,尤其在青工、闲散青少年以及普通青少年群体中缺乏鼓动性和活跃性,只能借助组织行为去调动部分群体,存在着目标群体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均衡性,且缺乏对目标群体的分层分类指导,轻易出现“一刀切”现象。
4、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整合的简单性。应该说,全区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还是很多,但横向与横向之间、横向与纵向之间、条块之间缺乏沟通和资源共享。即便整合,也是活动硬件设施考虑较高,软件方面考虑较少,在工作中借力不够。同时,团干部的社会拓展能力也需提高。
四、思考与对策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青年群体分化的多层次性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已成为社会关注和重视的一大课题。共青团组织要以改进求加强,以创新促发展,在继续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渗透力、覆盖面和有效性,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断深化。
1、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主要表现:(一)青少年时期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阶段。学校是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础阶段,人的道德养成要害是要从小就要打好基础,把握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从小打好道德认知基础。同时,通过建立青少年需求反馈系统、信息系统和重点样本调查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把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的新趋势。(二)适应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特点的教育内容是要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青少年不同阶段的道德养成需求,提供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重点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通过开展思想道德现象大讨论、征集道德文明警语等形式,培养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