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任务重,范围大、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国家级贫困县,社会经济状况很差,总体依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必须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营林绿化。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的绿化意识,努力营造“国土绿化、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调动全社会加强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林业,使各种所有制林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继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紧紧抓住2005年××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机遇,在保证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林地或宜林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将使用权交给那些善于经营的主体,建立起投资者、经营者、治理者多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新机制。在落实森林、林地、林木权属基础上,依法颁发林权证,切实维护林权人的合法权益,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真正做到谁造林谁所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三)依靠科技提高绿化水平和造林质量。进一步建立适应现代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营林绿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保障。加强林业教育与培训,提高林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明确营林思想,切实改变重造轻管现象,巩固造林成果,组织技术力量做好栽后抚育治理工作,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活一片、见效一片,扭转营化绿化经营治理粗放和技术水平低下的状况。
(四)坚持依法治林,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森林资源保护与治理是保障营林绿化工程的根本措施。一是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全额治理制度,始终坚持伐区调查规划设计、拔交、验收制度,果断杜绝无证、超计划采伐,移位采伐现象发生;二是切实加强森林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票证的发放治理;三是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四是认真清理查处乱占林地、违法占用林地案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林地征用和占用的审校审批制度。五是强化林业法制建设,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体制,切实解决办案经费,加大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优待警,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充分发挥保护森林这把“利剑”的作用。六是抓紧编制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加大林地保护治理力度,加强林地的地籍档案治理。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不断提高森林采伐治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监督检测力度,改进森林资源监测实效。七是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逐步建立现代林火远程监控系统,完善监控体系,大力开展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切实强化林区的火源治理,完善重点地区森林防火和扑火预案,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火能力。八是加强森林病虫害猜测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