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内选举调查与思考
调。由于“两推一选”拓宽了选人视野,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地域的人进入班子,致使班子结构参差不平,“窝里斗”现象时有发生,班子内部难以协调,党的“三力”明显削弱,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3、宗族影响难消除。实行“两推”,在一定程
4、有关政策难统一。由于个别基层党委在“两推一选”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注重学习《党章》及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致使在选举中出现与国家政策法律相抵触的现象。如:在“两推一选”的村级支部班子成员中,有些支委违反计划生育的有关条例,而且整个面广人多,这些现象的存在,势必造成党委工作的压力。
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村级组织换届的思考
1、强化宣传。村党支部换届三年一次,“两推一选”又是新生事物,许多党员初次接触,不了解,不理解,造成对抗心理。因此,各级党组织除了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强化对“两推一选”的宣传外,应把“两推一选”纳入经常性党员的学习教育的一项内容,使之形成共识。
2、进一步完善程序。一是任职条件要实行公示。支委及书记任职条件除广播、电视、会议上宣传外,应在各村的公开栏中张榜公布;二是候选人建议名单要公示。乡镇党委除了对候选人进行全面考察和资格审查外,要对初步确定的候选人,分别在所在村的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三天为宜,并设立意见箱和镇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三是正式选举,正式候选人应进行演讲答辩。通过正式候选人与党员面对面进行答辩提问,使每位党员明确候选人当选后的工作打算、目标,便于对候选人当选后进行有效监督,促使他们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3、大力发展党员,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发展党员除了不降低标准、条件,严格程序外,对于一些家族把持比较严重村党支部,发展对象可以通过办学习培训班或介绍到企业支部的办法,发展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同志入党,然后介绍到村里;对一些年龄偏大的支部,把发展年轻同志入党作为阶段性工作列入党委工作目标,实行培养责任到人;同时,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治理,加大清退不合格党员力度,真正做到入口、出口畅通。
4、加大行政村的调整力度。乡镇党委、政府要把行政村的调整作为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行政村的合并,扩大党员队伍。一是可减少宗族势力对村支部的把持;二是便于能人党员脱颖而出;三是有利于强村带弱村,促进村级经济的发展,减少空白村。
5、要与下派任职等有机结合。对一些薄弱村,矛盾突出的村和无能人党员的村,在村“两推一选”中只选支委,党支部书记可以实行能人回请、外聘或下派任职等方式配置,从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同时也确保村党支部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建议
1、建立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早在党的八大前后,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构想,他在分析了代表大会不经常召开和非常任制的缺点后指出:要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和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多少类似人民代表大会那样。”长期以来,由于党代表大会实行非常任制,从而限制了其职 能和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