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合作组织创新经营体制
促进奶牛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____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006年5月23日)
近年来,按照全市“农转牧”战略的总体部署,我县坚持并全面贯彻“畜牧立县”方针,把奶牛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予以培育和经营,在伊利乳业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奶牛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县奶牛存栏由2000年的不足3万头发展到2005年的11.2万头;鲜奶产量也由2000年的不足5万吨发展到2005年的24万吨。龙头企业鲜奶加工能力也迅速提高,年鲜奶加工能力由2000年的不足7万吨发展到2005年的47万吨以上,其中伊利乳业集团的加工能力就达到了39万吨以上。可以说,奶牛业已成为我县的优势主导产业,以牛奶生产、加工为主的乳业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我县也已成为伊利乳业集团在东北最大的优质稳定奶源基地。但是随着奶牛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奶牛业传统的经营体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在奶业的生产、经营、治理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依靠现有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又很难解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奶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因此,组建奶牛合作社,建立奶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奶业经营体制,已成为当前我县奶牛业发展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组建奶牛合作社是我县奶牛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一)奶牛合作社在现代奶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奶牛合作社作为奶业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在现代奶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提高奶户的组织化程度,有效抵御市场风险。通过组建奶牛合作社,可以使分散的奶户在利益的驱动下联结成一个整体,形成紧密型利益关系,共同应对奶业市场出现的风险,提高奶户在市场交易中与企业谈判的地位,有效解决奶户在奶业生产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高奶户在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可以提高奶户的标准化养殖水平,增加养殖效益。奶牛合作社成立后,可以在饲养技术培训、防疫灭病、饲料供给、繁育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奶户进行统一的社会化服务,一方面能够提高奶户的标准化养殖水平,促进奶户由传统养殖向科学养殖转变,扭转奶户饲养治理不科学、奶牛单产低的不良局面,从而促进奶牛的标准化生产步伐;另一方面通过统一的社会化服务,能够使奶户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投入,从而确保奶户有较好的养殖效益。三是可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奶牛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合作社这一整体形式与企业签订牛奶购销合同,使企业由过去对着千家万户变成只对一个奶牛合作社,既降低了治理成本,又便于指导,提高奶质。同时,更利于企业集中精力研究加工环节,扩大生产规模。四是可以增加资本积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奶牛合作社成立后,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运行机制,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奶业发展,进而增加资本积累,发展多种经营项目,从而提高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良性循环。五是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奶牛合作社组建后,合作社与加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成为平等主体,奶业发展中出现的政府解决不了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都可以由合作社与加工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协商和解决,这样能够使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六是可以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奶牛合作社这一科学经营体制的作用下,奶牛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壮大。奶牛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后,一方面能够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饲草饲料业发展。目前,我县青贮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是2000年5倍,占全省总面积的20;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