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安全、行为习惯等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
②监护精力能力不够。祖辈或亲朋等临时监护人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还要承担繁琐的家务劳动,他们的精力受到了较大限制,难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和引导留守学生,更不要说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沟通。即便是单亲监护,同样存在由于生产劳动、家务劳动落在留守的父亲或母亲一人身上,造成家庭教育精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加之留守学生的祖辈由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滞后,忽视孩子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明显存在溺爱、放任的隔代教育倾向,客观上造成了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
2、留守学生内因
①厌学。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近年来,“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家长中迅速蔓延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加上当前就业形势严重,即使是中专、大专毕业也难以找到称心的
工作,使学生看不到读书的出路,继而产生读书无用、无望的想法。同时由于临时监护人疏于管教和引导导致成绩滑坡,令留守学生深感学习困难大,产生厌学思想,进而导致成绩滑坡,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留守学生辍学现象的产生。②心理失衡。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情感意义上的“孤儿”或是“单亲孩子”,绝大部分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这种感情的欠缺严重影响了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导致他们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心理失衡,性格、智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具有与其他学生不同的特征,甚至出现人格缺陷,内向的往往自卑孤僻,外向的往往骄横冷漠。
3、学校社会忽视
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不仅要家长重视,更需要学校与社会非凡关注。虽然近年来农村留守学生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职能部门对留守学生的非凡教育和保护措施几近空白。学校对留守学生问题的重要性熟悉不够,应对措施不力甚至缺乏,没有对留守学生进行非凡关爱和心理疏导,整个社会关爱保护留守学生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三、对策与思考
1、创新办学模式
留守学生教育这一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学校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学校和政府应针对留守学生现象,积极探索农村办学的新模式,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大力开办寄宿制学校等形式,让学校承担更多监管留守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让留守学生受到更多的关爱、监督和保护,尽可能减少留守学生非凡教育的断层和真空。
2、强化家庭责任
①精心挑选监护人。为了家庭和孩子,父母外出务工挣钱无可厚非。但是将孩子托付给亲朋监护,不仅要考虑孩子的生活问题,更应考虑孩子的教育环境。因此,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选择有精力和能力照顾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亲朋履行临时监护职责。譬如有的祖父母不识字没文化又溺爱孙儿,父母就应该让其他能胜任监护职责的亲朋多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成长情况。由于学生的差异是后天大于先天,所以后天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非凡是小学、中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要害时期,家长外出务工一定要慎重挑选临时监护人。
②离家不忘家教责。家庭教育以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外出务工,将孩子托付给临时监护人后切不可一托了之,万事不管,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取得联系,离家不远的应抽空常回家看看孩子,并且经常主动与老师、临时监护人联系,把握孩子的学习与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
3、学校非凡教育
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