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基层与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一是赢利空间变窄,创业环境欠佳;二是审批效率不高,融资渠道不畅。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思想解放程度不彻底。一些治理部门和治理者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利益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一些机关工作人员重治理、轻服务,没有真正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少数部门过于关注部门利益和眼前利益,服务意识淡薄。
行政效率提高不明显。一些政府治理部门行政干预过多,审批过细,办事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个别职能部门甚至把自己所从事的治理
工作看作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设置人为障碍。
上述问题的存在,阻碍了xx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以政府为主导抓环境。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治理和资本的活力在平桥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平桥充分涌流。
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全面推进行政审批“阳光工程”,纵深推进“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二是除税收稽查和重大社会治安案查处外,一般不准到企业和个体经商户检查、收费和处罚,为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三是坚持税收经济观,用足、用好、用活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税收服务体系建设。
营造灵活宽松的政策环境。政策不优,环境难优;政策不活,经济难活。一是继续抓好政策清理。对明令禁止的政策果断予以取消,对已经过时的及时予以废止,对不合时宜的抓紧修订完善。二是继续抓好政策创新。围绕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和创新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三是继续抓好政策落实。重点落实好国家规定的扶持政策和我们事先承诺的优惠政策。
营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一是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严明纪律,跟踪督查。二是严厉查处违规行为。重点查处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的案件;违规违法、失职渎职的案件等。三是严厉整治破坏行为,依法从重打击,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和谐稳定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一是努力营造社会氛围。进一步强化“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二是积极打造诚信xx。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诚信美德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做诚信之人、办诚信之企、兴诚信之举”的良好风尚。三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认真排查调处当前影响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抓好安全生产。
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努力把我区建成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区域。一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两路开发步伐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近期我们开展了全区城市环境夏季综合整洁活动。二是加快建设绿色xx。集中建设一批高品位、大规模的绿化精品,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绿化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开发了震雷山花卉基地,正积极筹建震雷山风景名胜区。在乡镇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生态示范乡镇建设。三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严把环境评价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优化环境贵在落实。必须切实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声势,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
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要害在人,要害在领导,要害在责任落实。要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责任制,切实做到任务落实到部门,工作落实到岗位,责任落实到人员。单位一把手作为环境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身体力行抓落实,班子成员和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真心实意地关心企业的发展和成长。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