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提高维护农村稳定的自觉性,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帮助农民了解与自己生活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增强法制观念,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四是充实科技实用技能教育。要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创收能力;要继续加大“三有一化”对农民转岗技能培训,重点抓好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非凡工种培训,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信息服务网,为农民的转岗就业提供信息指导,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要探索网上远程教育新途径,针对农民失地不失岗的情况,推行灵活和办学模式和教育制度,为农民半工半学,分阶段接受教育创造条件,解决工学矛盾,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扩大教育的覆盖面。
4.围绕中心,结合要紧。
一是教育群众要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工作目标,把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工作重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是农民。因此,开展农民教育要围绕这一目标和重点来确定教育内容,设计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形式,在教育目标和工作重点上适应形势的要求,自觉融入到我县“保强争优,统筹发展”的工作大局,使农民在正确引导中接受教育,在规范教育中得到启发,在有效启发中形成共识。
二是教育群众要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来开展农民教育活动。一要通过整合资源来培训农民。利用文化村创建形成的设施和场所,在一些中心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建立农民培训教育点,开展培训,提高农民思想素质。二要通过创建评选活动来提高农民。通过文明村、卫生村、文化村的创建和各类文明家庭的评选活动来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三要通过发展农村文化来提升农民。针对当前农村中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文化的挑战,农村文化要担负起以文“化”人的使命,发展健康有益的农村文化,以农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三是教育群众与教育党员相结合。农民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好坏的评价是影响其思想状况的
重要因素。开展农民教育要充分考虑党员教育对其的影响和作用。今年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年,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来带动农民教育的开展。首先要树立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意识。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民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党员的教育要在农民教育中先行一步,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做好表率。其次要克服党员教育与农民教育的“两张皮”现象。大部分农民党员本身就是农民教育的对象,在教育中要克服“井水不犯河水”、“各管各”的思想,善于找准党员教育与农民教育的结合点,把握先进性教育第三批在农村党员开展的有利时机,适时推开农民教育活动。第三要把握“抓重点、重点抓”的教育方法,开展农民教育,农民党员是教育重点,要牢牢抓住农民党员这个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以点带面,带动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拓展思路,载体要新。
开展农民教育,离不开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只有丰富教育载体,保持活动的经常性,农民教育才有蓬勃的生气和活力。一要读书活动推动。要编写面向全县农民家庭的《公民读本》,通过介绍兴县情概况、历史文化、发展成就,为农民提供政府服务、法律援助、教育培训、日常生活等资讯服务,并开展系列有奖读书活动,采用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形式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二要文化活动互动。要加强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依托农村文化阵地,精心组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