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改革步伐做好经营城市文章
──对我区经营城市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来推进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政府的共识。只有变过去单纯由政府投资建设城市为经营城市,建立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才能使城市在经营中增值、发展和振兴。近年来,我区在经营城市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经营。一、经营城市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两年市政府将一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交给****区,对推动全区城建事业的发展是好机会,但同时也给城建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筹措城建资金。*****年,我区先后承担了*****两条主干道7.4千米的修建或改造任务,预算投资为3447.2万元。市政府承诺每年贴息300万元,建设资金要由我区筹措。而目前我区财政是吃饭财政,每年财政收入只能维持党政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费开支,根本无力筹措巨额资金承担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今年虽经努力向银行争取到了两条道路的建设资金,面临很大还本压力。为此我区将所辖的转城村的旧村改造作为生财之道。目前我区有23个转城村,且都处于城市中心区,目前完成改造的有4个,正在改造中的(包括开始施拆的)2个,已列入改造规划的4个,不有7个村正在筹划改造。按原有运作模式,基本上由各开发商同各村协商进行开发,并直接通过市有关部门办理各种审批手续,其有利点在于不需政府出资并承担经营风险,而且改善了城市环境。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是开发商私下运作、拆迁补偿暗箱操作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导致拆迁补偿标准不断变化,政府难以调控治理,且直接影响到其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水平。二是由于缺乏规范化治理,政府相应的主导作用不突出,拆迁中的矛盾日渐增多,已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被动性工作,迫不得已处理拆迁矛盾,并且难度较大。三是我区不能借旧改筹措资金,相反却随市政设施日渐不足带来的压力。
二、对策与建议
面对我区经营城市过程中碰到的城建资金少,来源少等突出问题,只有大力改革经营城市方法、体制等,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城养城,流动发展的新路。
(一)转变观念,以经营求持续发展。
经营城市,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政府直接投入功能的日渐弱化,治理功能的日渐增强,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决定了城市建设必须走向市场化。城市本来就是由“金子”推起来的,庞大的城市实物形态资金本身就是一座金矿,迫切需要开采、经营,以更多地转化为价值形态和货币形态,从而形成城市建设投入──转化──再投入的良性循环的新机构。因此,把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构、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等多种要素引入城市建设,利用市场机构建立城市建设的多元投资体系,改变投资主体单一化,打破城市建设内政府包揽的格局,面向市场,像经营企业那样经营好城市,以业主治理的身份将城市的三大资本推向市场,流动经营,以达到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的目的,促进和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
(二)理顺治理体制,增强经营城市效益。
当前,由于我区是城市中心区这一特点,且受利益驱使等原因,在很多方面与市存在职能交叉现象,我区经营城市具体运作中亦有大量体现:城市基础设施中供水、供电、供势、公交等由市统一治理;在旧城区改造中我区大部分土地由市组织实施,拍卖收益上交市财政,再由市财政划拨区里等等。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我区经营城市的收益,降低了积极性;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我区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