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较低的干部,是影响着机关干部形象的害群之马。
⒋治理制度执行不严格。不少单位和部门
规章制度很多,但真正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不多,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搞形式主义,真正抓落实,一抓到底,重监督,环环紧扣的少;对违纪违规者,批评追究的少,做老好人迁就的多,久而久之,干部也就无所谓。
(三)几点思考
转变机关干部作风,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措施,严加整治,以优良作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⒈切实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对干部的理想和宗旨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大力弘扬正气,宣传、舆论部门要大力宣传那些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勤政廉政、克己奉公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积极开展“勤政廉政好公务员”、“人民满足好公仆”等评选表彰活动。同时,对违法违纪、群众影响极坏的反面典型,要严厉查处,加大曝光力度,增强警示教育效果。
⒉着力解决部门权力利益化问题。要进一步抓好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果断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该取消的取消,该合并的合并,该停止的停止,做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执收执罚部门要全面落实和果断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严禁私设“小金库”。要继续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对群众意见大、连续二年被评为倒数第一的单位主要领导要采取组织措施。
⒊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要大胆引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大力推进科级干部公开选拔、股(室)长竞争上岗制度,使庸者下,平者让,优者上,努力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一个想干事业、敢干事业、能干事业、干得成事业的“有本事,靠得住”的实干群体。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发挥干部积极性。要公开选拔一些年纪轻、文化高、责任心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公务员队伍中,进一步优化干部结构,使机关单位布满生气和活力。
⒋对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治理、严格监督。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自觉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要相互联手,共同协作,深入宣传和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以述廉评廉和民主生活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十项监督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治理。要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积极开展健康的党内思想斗争,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关心帮助和爱护干部的“良药”,进一步增强班子团结;要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提高监督效果,切实使我们的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让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海中奋力搏击,施展才华,为玉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多做贡献。
⒌建立干部作风建设领导责任制。要把干部作风建设摆上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对本部门本单位干部作风建设负总责,分管领导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干部作风建设负具体责任,做到“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形成县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确保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
《县直机关干部作风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欢迎阅读县直机关干部作风状况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