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基层工作能力;要建立农村党员发展、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机制,尤其要开展“渐进培养”活动,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加速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把坚持党的领导、扩大民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
5、以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为根本,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在教育培训的内容上,着眼于树立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勤政廉政意识。具体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纠正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村级组织整体格局中地位、作用等问题上的错误认识。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实行采用有重点、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和集中学习教育相结合。对关系不协调、闹不团结的村干部应加强由有关领导针对性进行个别教育谈话制度,促进问题的尽快解决;实行党内教育和党外教育相结合,现在有相当部分的村委会主任均是共产党员,应从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党内教育培训的力度着手,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非中共党员的村主任,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及有关部门亦要加强教育、管理,帮助转变认识,提高素质。
6、建立配套制度体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村两委协调运作格局。依据有关法律和党内规定,在调研、试点的基础上,规定村两委的地位、作用和职责,提出和制定处理村两委关系的原则要求和相关制度。各村经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村两委会议研究决定,建立村两委五项工作制度。一是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村党组织负责人主持本村全面工作,村民委员会主任在村党组织的统一分工和领导下,负责抓好村务管理工作;村两委其他成员按照党组织的分工,认真做好各自分管的工作。二是建立《村民委员会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凡属重大村务事
项,村民委员会必须向村党组织委员会请示,村党组织委员会研究决定是否进入重大村务决策程序;村民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报告工作。三是建立《重大村务民主决策制度》。凡属重大村务决策,村党组织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按照“四步法”程序进行决策,即村两委会议研究、提出议案;村党组织召集党员大会,对议案进行讨论,提出初步方案;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的初步方案,在全村范围内公示,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依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作出决定。四是建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村党组织指导和督促村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民委员会,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加强村务管理,比如,在全市农村实行了村账托管制,由乡镇(街道)会计服务中心接受村民委员会委托,对各村账务进行审核、记录、分析、管理。五是建立《民主评议村两委制度》。村党组织每年组织党员、村民代表或村民,按照述职、评议与测评、公布评议结果的步骤,对村两委班子及其成员进行民主评议。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五项制度,明确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必须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法开展村民自治,从而发挥了村党组织在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正确处理村级“两委”关系的调查与思考》公文网 www.gwku.net,欢迎阅读正确处理村级“两委”关系的调查与思考。
如需转载或摘录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