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历来是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也成了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化热点难点问题。
目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是以行政村作为一级独立核算单位,其资金属于全体村民集体所有,村民委员会代表村民进行管理,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村提留款。为了管理好财务,各村民委员会配合了相应的财务人员,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种财务管理体制随着经济发展愈来愈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个别地方村级财务管理非常混乱,几千人口的一个村涉及上百万元的资金管理就用一个手提包,有的财务由于长年没有人管理,被农民群众戏称为“片片账”、“提包袋”,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给各村级班子建设、村集体资产管理、村级集体的发展等带来了不良影响。一是村级财务混乱,干群关系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农村稳定;二是大量村级集体资产流失,集体经济被掏空,债务村不断增加,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三是直接影响了村级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完善。四是农村的违法、违纪时有发生。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现行的村级集体财务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遗留,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村级财务开支随意性大,没有做到量入为出。
部分村级财务管理内部监督形成虚设。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部分行政村设有内部民主理财机构,但是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大量的收支事先没有得到理财小组讨论,更轮不到理财小组的参议。
当前缺乏系统完整的村级集体财务管理队伍。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往往频繁流动,新手业务生疏,难以胜任工作,据某西部较为发达的县市为例,村级会计平均年龄47.5岁,初中文化占到87.5%,小学文化还有4%。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
切实加强党支部当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首先,通过“两委”会换届选举,选好配强两委班子,提倡支部书记、村主任一兼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紧紧依靠党组织加强对村级的管理。其次,结合当前人事机构改革,把乡镇剩余人员抽调到各村挂职,促进村级财务管理面貌的改变,为村级财务改革打下坚实的政治保证和人事基础。
村财管理由粗放到精细。全面推行村级财务会计代理新体制。在各乡镇建立村级财务指导服务办公室、会计结算中心,聘请专职会计,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办理资金结算,统一会计结算,统一管理会计档案,统一财务公开,统一支出报销程序。农村财务代理从体制上彻底打破原来的各自为政的“放羊式”的粗放管理,基本上杜绝了财务结算不规范,滥支乱用,挥霍浪费现象。
村财经营,从“民有”到“民理”,加强财务管理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把村级财政越理越大。这也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方向之一。
村财监督,从“雾里看花”到“阳光灿烂”。对于村级集体资产,长期以来虽说村民所看到,但是往往看不明白,村集体经济变相成为“干部经济”。为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一是强化群众监督,把集体财务活动置于群众监控之下;选举要民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群众直接选举,而不是指认,把那些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关心公益事业、文化基础较好又敢于说真话的人选进理财小组;理财活动要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的实现。二是强化业务监督。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