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学习型班组的调查与思考
学习型组织研究专家彼得·圣吉博士说过,未来持久的优势属于哪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企业。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企业的竞争将不再以物质和资金为中心,而是以脑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中心。作为企业“细胞”的基层班组,它们能否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2002年,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的战略口号,在全国各地掀起一个创建学习型班组、团体、组织、企业的热潮。铁路作为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在全路积极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活动。三年来,基层学习型班组的学习效果怎么样,现状如何,在新形势下遇到一些什么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对当前我公司部分站段基层学习型班组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基层学习型班组的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总的来说,通过三年不懈的努力,这个活动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铁路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提高,为铁路的安全运输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思想素质保障,有力地推动了铁路的跨越式发展。调查结果显示,站段一级基本上已经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确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和评估、考核制度,力求保证了学习型班组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长期化,但基层学习型班组的现状并不尽善尽美,一些基层学习型班组的学习缺乏科学化,学习长期在低层次徘徊,向广度和深度更进一步深入推进乏力,与铁路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不相适应,与时代的发展潮流不相适应。归结起来,就是五个方面的“缺乏”。
一、部分职工自觉运用知识的意识缺乏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个别职工的理论水平很高,业务技术能力也强,但他们的高素质只体现在应付考试中,工作态度不好,工作责任心不强,上班吊儿郎当;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敷衍了事;遇到困难不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承担责任,不是想方设法地去完成任务,而是强调客观困难,把难题、困难上交了事,把“聪明”才智用在如何推脱责任、如何减轻自己的工作上。这些职工缺乏基本的爱岗敬业精神,无正确的劳动观念,工作不积极,安全意识薄弱,尽管心智能力高、知识丰富、技术业务能力强,但缺乏自觉把知识和能力运用铁路运输生产的思想意识,不但对铁路安全生产的贡献不大,而且成为安全生产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这种现象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我会做,我能够做好,但我不愿意做,不想做好。尽管只是几个别的现象,但“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汤”,影响极坏,成为安全生产中极不稳定的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学习计划质量的缺乏
首先,班组学习计划不切实际,缺乏系统性,缺乏循序渐进,没有具体细化,操作性差,指导性不强。虽然制定了学习计划和措施,但只注重于形式,没有密切结合班组的实际情况。一些基层班组长时间安排《哲学原理》、《马克思哲学基础》等深奥的政治理论的学习,而不是把本岗位的《维规》、《技规》、岗位标准化作业程序、应知应会以及各种紧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