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消费,每年约2000元,大的支出是种子、肥料和药水约3000元,所以一年一户的纯收入有5000-7000元(未减去子女受教育的费用)。然而在河南南部的山区因为人均耕地只有0.5亩,所以耕种的收入很少,仅仅能够满足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一家人吃饱了饭再留足了种子就没有剩余了。其次,粮价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有的农民甚至认为粮食生产计划的90%都取决于粮价,然而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农民对粮价的反映往往是滞后的,再加上没有政府的指导(即使政府有所预测也往往出现“让种什么,什么就亏”的现象),掌握的信息有限,所以农民的粮食生产还是很盲目的。98年粮食大丰收后,粮食价格持续低弥,很多农民(尤其是青壮年)纷纷抛荒,而进城打工或做生意。今年稻谷最低0.75元,高的有0.78元,比去年上涨0.08-0.08元,则一户拥有十亩地的人家就可以增加750-1200元的收入,以一户人家纯收入6000元/年计算,光粮价上涨就使纯收入增长了12.5-20%,是很可观的。第三是税费。在过去税费改革以前,三提五统加上农业税总计一亩就有200多元的费用,去年每亩地的税费还达到了99元,今年国家总计减少农业税280亿元,农业税下调了四个百分点,收费更是严格管理,使得湖北贺集村每亩地的税费总额只有57元,再加上国家每亩地给了47.6元的补贴,,所以农民所交的税费只有57-47.6=9.4元/每亩,是去年的10%多一点。那么以十亩地计算,这户人家就节省了(99-9.4)×10=896元,以每户年均纯收入6000元计算,则纯收入可增长14.9%。而粮价上涨和税费减免的共同作用可使每户纯收入增加27.4%-34.9%,应该说逐步取消农业税的积极作用在湖北还是较明显的,但是,减免农业税在河南的作用就大大的减弱了,原因很简单,河南的土地少,每户人家2-3亩地,即使农业税全免也只是增加了200元的收入,对河南农民增收影响不大。第四是路况和水利。现在村村通工程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是各村的路况各不相同,仍然有些路无法通机动车,使得当地的产品运不出去。另外,水利较发达,设施较齐全,灌溉程度较高的地区土地耕种程度大大高于水利设施较差的地方。但是农村缺乏大型的水利设施,即使有水利设施,因为大家决定共同采用水利设施的过程的交易费用太高,所以农民利用集体的水利设施的难度也较大。现在的农业收入还是主要取决于天气的好坏。在新贺村就出现过有的低洼田被水淹,无法排水,最后颗粒无收的情况。 中国的农民依然很节俭,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多——粮食和蔬菜都是自己生产的,房子、衣服和家电等消费的弹性则很大,即使在这些方面不消费也不会影响基本生活。但是农民支出的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必须消费的项目是孩子受教育的费用。在湖北,直到最近两年一个初中生一个学期的费用还达到800-900元,一年就有1600-1800元的支出,现在一个初中生一年的学杂费有600元,负担大大减轻了,但是当孩子上了高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一个高中生一年的费用要有5000-6000元,也就是说一个高中生将花去全家全年的收入。而在河南,农民仅靠种植的收入根本负担不起孩子上学的费用,而且河南农村家庭的子女多,负担就更重,这也就引出了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外出打工。 外出打工 据统计,全国有1亿成年劳动力就可以满足现在的粮食生产的需要,所以农村现在存在着4亿到5亿的剩余劳动力。目前很多人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那么目前农村的情况如何呢? 在我调研的这两个地方,我发现中青年农民外出打工的现象非常普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