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创新培养机制,强化干部后备队伍建设、创新选拔机制,促进干部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创新监督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创新考核机制,实现实绩考评的新格局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发达地区谋职锻炼;实现上下联系沟通;实现思想上有引导、作风上有身教、工作上有辅导、生活上有帮带的“严管厚爱”式培养格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和制约“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机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的职能监督作用;针对考核人员的制度,如持证考核制度、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针对考核工作的制度,如考核结果运用制度、工作巡查制度、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组织工作会议上更是,“选人用人责任重于泰山”。那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呢?个人认为,加大培训、培养、选拔、监督和考核机制的创新力度,提高选人用人机制的创新水平,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来选人用人,才是组织工作永葆青春活力的保证。
一、创新培训机制,提升干部科学发展能力。
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围绕干部能力建设,如何建立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要务。首先要创新培训制度体系。把干部教育培训纳入“一把手”工作责任制,把培训工作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把培训考评结果与使用提拔结合起来。其次要创新培训模式。采取长期、短期、按需培训三种模式。对于新任公务员、后备干部、选调生及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时间可以设定为3个月,以便使其系统学习与掌握上岗知识;对于不宜过久离开工作岗位的科级干部,宜进行2-3周的单项突击短训;对于干部需求培训,要从干部的实绩考评结果中发现问题,把干部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以及本人的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干部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补给什么的培训机制。再就是要创新培训方法。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进行重大案例分析、危机公关事件预设与处治、学员与教员之间的双向交流、开展调查研究等等,其目的就是让学员通过分析讨论和实践锻炼,进一步解放思想、检验学习成果,从而提高破解难题、理清思路、选择路径、寻找对策的能力。
二、创新培养机制,强化干部后备队伍建设。
众所皆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运用单一的手段,难以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打破常规思维,拓宽挂派干部锻炼的新思路,不失为一种尝试。一是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发达地区谋职锻炼,与发达地区积极接轨,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二是选派德才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高、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市、省上级机关挂职锻炼,使其在一个新环境和大舞台去接受锻炼和考验,既达到了培养干部的预期目的,又实现了上下联系沟通。三是下派干部到信访部门任信访专员,进一步增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对基层挂职的选调生与大学生村官实行“导师制”培养。在基层一线的经济建设主战场上,选择懂经济、善管理、能力强的乡村干部作为大学生的“导师”,“一对一”对接帮扶,从而实现思想上有引导、作风上有身教、工作上有辅导、生活上有帮带的“严管厚爱”式培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