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落实机制。要从加强督查入手,市、县两级牵头单位要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基层进行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存在突出问题。要抓住考核这一重点,对照专家组服务方案完善细化考核指标,特别是对专业性较强的任务的考核,必须吸收专家组组长、副组长参与,确保考核工作的客观公正。同时,要健全奖惩机制,将服务效果与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对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群众有意见的专家要进行严肃惩戒,对成绩突出的专家要加大奖励力度,激励专家全身心投入服务活动。三是要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要按照市、县分级分担的原则,将专家活动经费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拿出专项资金,支持专家搞科研攻关、培育产业示范点,解决专家服务期间的吃、住、行问题,全方位优化专家服务环境。同时,要积极整合各类培训项目、产业项目资金,优先用于专家开展培训和引进推广作物新品种、产业新技术。
二)优势对接上抓提升。要把抓好四联作为推动活动不断深化的重点,为专家发挥作用提供最佳平台。一是要突出重点。双百四联活动核心在四联因此。按照专家特长、优势产业双对接的原则,精心选择科技承载力强、示范效应明显的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化程度高、市场运作规范的产业协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技术要求高、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开发项目,有一定规模、有较高科技水平的产业大户,让专家重点联系,重点扶持,凸现专家作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要克服大而全、面面俱到联系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联系对象,切忌贪大求多,而使活动走成过场。二是要培育典型。要把培育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提升双百四联活动的重要突破口,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深化活动效果。培育典型要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对那些早年创建、带动效果明显的产业示范基地,专家服务的重点应该放在推动基地规模化、市场化,突破传统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机制上,通过专家指导帮助,更多地培育一些不同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良性发展;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市场前景看好的朝阳产业,服务的重点应该放在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提高产业科技含量以及突破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等方面,让专家成为推动这些产业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专家直接参与,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生命力强、带动效果明显的新兴产业示范典型,带动这些产业壮大规模。三是要注重创新。专家到基层服务,一方面是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从面上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也是主要方面应该发挥好专家在引领产业技术革新和主导产业科研攻关中的核心作用。要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一些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让专家对口组成科研小组,领衔实施科研项目,帮助产业化创新产业技术,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同时,要把创新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不论是科技培训还是现场指导,都要突出创新这一主题,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通过创新提升双百四联活动效果。
三)协调配合上下功夫。为专家开展服务创造良好环境。一是要着力解决专家后顾之忧。要动员和整合牵头单位、对口单位和服务乡镇等各方面力量。市、县两级牵头单位要协调抽调专家所在单位统筹安排好服务活动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尽最大限度地保证专家到基层开展服务所需的设备、车辆及有关物资。同时。让专家心无旁骛专起来,保证专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服务活动。二是要着力畅通服务渠道。专家与服务对象充分互动是保证双百四联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基层群众特别是专家联系点的能动性,主动联系专家,主动向专家请教咨询,主动请专家到现场指导,从而使专家下导向与群众上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