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技术资料9册10万份;调查各类病虫害96点次,发布病虫害预报8期;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旱地垄作丰产栽模式近60万亩。
四)专家联农户。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发展的成效。因此,着力提高群众科技素质农民是发展农业产业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服务过程,始终将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双百四联活动的基础所在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一是建立专家示范责任田将专家示范和能人带动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各地的产业大户、产业能人,通过定向联系、定点帮扶,建立了一大批专家示范责任田充分发挥了专家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优势产业成规模、上水平。县园艺站高级农艺师张爱菊将龙门镇二十铺村辣椒种植能手王新荣作为自己的重点联系对象,依托建立了山坪区全膜双垄沟栽辣椒示范责任田实行全程技术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辣椒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专家和产业能人的带动下,周边群众积极发展全膜双垄沟栽辣椒种植1000多亩,创出了一条干旱山区发展蔬菜种植的新路子。二是培养农村科技二传手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积极采取专家带徒、现场示范、实地观摩、专题培训、配发电教片、制作远程教育课件等多种方式,因时因地开展科技培训,着力培养农民技术员,使他成为农村科技二传手不断扩大科技服务的覆盖面。双百四联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已培养农民技术员150多人,已经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名符其实的土专家八里铺镇下街村养殖能手李维琪,专家的指导培养下,不但自己办起了规模达2万只的养鸡场,而且还主动为周边养鸡专业户提供饲料配制、防疫防病等技术指导,成了周边群众的技术指导员。三是打造科技培训主课堂坚持面上宣传与点上培训相结合,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充分利用各地传统的逢集日,通过现场宣讲、现场咨询、发放技术资料、播放电教片等多种方式,宣传科技知识,推广产业技术,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和依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双百四联活动开展以来,依托专家先后开展大型科技宣传43场次,参与人数达6万余人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8万多份,现场提供技术咨询人1600多人次,开展集中培训1290多场次,培训群众7.8多万人次。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机制保障不到位。双百四联活动。服务时间长,抽调人员多。服务面广,必须在经费和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责任落实和考核上配套相关制度。但从实际来看,影响和制约活动深入开展的主要问题恰恰就是机制保障不到位。一是经费难筹措。专家开展服务,不论是科研攻关还是技术示范,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支撑。但县上由于财力紧张,所列人才开发资金有限,很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专家所在单位也都由于资金短缺,无法为专家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由于资金限制,一些试验性、推广性项目无法开展,使专家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时间难保证。专家组成员都是从市直单位和县上涉农部门抽调的业务权威,虽然市上明确要求抽调人员必须脱离本单位工作,但在实际中很难做到完全脱离。很多专家在开展服务的同时还要兼顾本单位业务工作,服务时间难保证,投入的精力自然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效果。三是责任难落实。县上虽然按照四联要求为每位专家确定了具体的联系点和技术服务重点,但从活动开展的实际来看,由于任务无法量化、效果无法评估,责任落实缺乏有效抓手,导致责任落实机制缺失,使活动开展缺乏必要的机制保障。四是考核难实施。一方面,由于双百四联活动涉及的主要是农业产业技术,专业性很强,作为牵头单位的县人才办很难从专业角度去评估和考核专家服务效果;另一方面,专家组中有一部分是市直单位抽调的专家,县上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