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户从事规模养猪,其中200户需求贷款达200万元,占该村农户的67.8/,占全镇总需求的6.9。被调查的3个村共需借贷的有650户,需求面39,需贷款金额399万元,其种粮只需24.8万元,占需求量6.2,规模种养共需331.2万元,占需求量83。10个被调查的民营企业主共需资金1697万元,其需求量占58.5。
三、信贷资金需求的新特点
本次从座谈和农户走访采集的信息表明,**镇2006年农村信贷资金需求呈现“四多四少”的新特点,其表现为:
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增多,粮食生产资金需求减少。按调查测算全镇信贷资金总需求2900万元,其中粮食生产所需信贷资金仅250万元,户平334元,而产业结构调整的规模种养贷款就达500万元,分别占需求总量的8.6和17.2。非凡以松山村为龙头的良种猪养殖所需资金达450万元以上。
2、种养加大户资金需求增多,松散型经营户资金需求减少。44镇近几年来,良种猪生产发展速度逾来逾快,2004年出栏8万头,2006年预计达10万头以上。非凡是随着广西桂林巨东勤业养鸡公司落户44,“公司农户”新兴产业模式正在被广大农户接受,农民养鸡积极性空前高涨,预计全年可出棚肉鸡100万羽以上,所需信贷资金将成倍增加。而传统单一的农业户除少数因小孩上学、建房和其他非凡因素尚需小量贷款外,大部分农户资金均能做到自给。
3、民营经济资金需求增多,作坊式经营户资金需求减少,44镇民营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化工、饲料及农产品加工、建材、交通运输等产业已初具规模,临街经商户仅门面就达1000间左右,大部分小型零售和家庭经商户经过多年的资金积累,已基本能自己调节资金,信贷资金需求较少,即使需要,一般也是季节性的如春节临时增加仓储所需,随着乡镇企业、国营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和规模民营户的不断崛起,民营经济大户的资金需求十分旺盛。从被调查的不同类型的10户分析,这些户2006计划实现产值2.5亿元,全年共需投入流动资金3510万元,向信用社申请贷款1697万元。如黄华成的雁泰饲料厂,集饲料生产、养猪和贩猪为一体,现拥有年产8000吨猪饲料加工生产线一条,年出栏2000头的现代化猪场一座,并在广东建立了稳固的牲猪销售网络,计划年销良种猪3.6万头。三项可创值5800万元,利润55万元,该户向信用社申请贷款40万元。
4、教育、科技型新兴产业资金需求增多,传统型产业资金需求减少。44镇目前已大步跨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一般传统产业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弱,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逾来逾旺。44镇内有大中专院校、重点中小学校多处,各类在校寄宿学生近万人,已成为本地一项产业。镇党政领导要求信用社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促进教育产业的稳定发展来带动本地其他产业的繁荣。加速富民强镇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随着规模种养业的飞速发展,农村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龙唤村的精品瓜果协会、松山村的养猪协会、桂林巨东勤业养鸡公司落户44,连接了协会、公司与农户产业链条,更紧密型的产供销关系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腾飞的翅膀。这些新兴的组织在带动新一轮产业格局形成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更大需求。
从本次座谈和调查中发现,党政领导和农户在对信用社过去服务“三农”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对信用社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主要反映在: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办法,因户制宜,增大规模种养农户的授信贷额度,短期贷款额度扩大到5万元以内,进一步简化农户担保手续,解决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