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的。
三、非凡分析农业科技读物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读物在农村的现状分析:
1、农村对科技读物的使用状况及态度(以年龄为尺度),有以下四种情况:
(1)10~25岁年龄段:他们基本上不看农业科技读物,并有将近70的人对此持有消极态度,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农民有必要学习科普文化知识。
(2)25~40岁年龄段:大约有22的人
看农业科技读物,并且将近80的人对此持有积极态度,认为农村科技读物有利于增长见识,帮助致富。(3)40~55岁年龄段:大约也有22的人看农业科技读物,将近60的人认为农村科技读物有利自身发展。
(4)55岁以上:将近20的人经常看,有75左右的人对此持肯定态度。
2、购买农村科技出版物的便利性:
大约只有25的人反映可以很方便地买到这类读物,并认为数量较多,而大约60的人很少看到这类刊物或从没见过,而大约15对此无购买动机。
3、农民对于农业科技读物的不满之处:
约有20的人认为这类书籍脱离实际,可操作性不强,而15左右的人认为其内容缺乏可读性,以及15左右的人认为其内容陈旧,信息更新不及时。
总的来说,尽管农民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科普文化知识,但农业科技读物在农村的现状不容乐观。青少年对此缺乏爱好,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而青年和中年虽然认为这类读物对自身有益,利于自身发展,却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人看此类读物。这样的现状除了与农村收入不高有关以外,与教育水平不高也有关。另外,以下两个因素对此也有影响:
(1)农民缺乏接触农村科技读物的渠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没有深入人心。
(2)农村科技读物缺乏可读性,没有针对农民的特点来编写,使得科技知识不能被农民理解和使用。
四、一些建议
(1)多途径地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升教育在农村的地位,除了对青少年的义务教育,还应该集中一部分农民进行一段时间的系统教育,并着重于农业知识的教授。如以夜校等方式对成年人进行再教育,举办相关的培训对农村人口进行科学培训。
(2)政府可以进行业余辅助,抽调出一部分政府收入专门用于农村的业余教育上,如定期地发送一些通俗易懂的基本知识资料,建设一些精神文化场所如小型图书阅览室,举办一些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的活动,如农业知识竞赛、各种文艺表演等。
(3)扩大农业科技读物的销售网点,并尽可能降低书的价格,让那些想看这类书的人能看得到,看得起。
(4)农业科技读物的内容需要进行调整,应更偏重于实践的指导性,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叙述并及时反应现今农业科技发展状况、成果。政府也可以派技术人员对此进行讲解、示范,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应用这些知识,注重于实践的结合,以激发农民进行科学生产。
在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农村出版物的发展对于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良好的牵引器和加速器。因而,通过政府、个人以及社会组织的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农村出版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