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s://)
为了解农村人口用于购买出版物的消费支出,这些支出占农村人口收入的比重,以及这些出版物主要的涉及面,从而分析农村人口对出版物接受和需求程度的现状,我们小组利用“十一”的放假时间,前往位于杭州城西郊区的文一村,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对近两百人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这次调查以年龄段为划分基准,分别从学历、家庭收入、对出版物的态度、出版物消费支出额、出版物的类型(按内容分),非凡是对于科技类的出版物作了比较深入的调查。
问卷调查完成后,我们分工合作,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对数据分类、汇总后,分别对各个问题的选项所占的比例进行计算,然后对上述数据再加以分析,从中找出主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进行阐述。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感到,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城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他们对于出版物的态度不够积极,在出版物方面的支出也比较不足,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小组以年龄段的不同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从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分析农村出版物的现状,非凡分析了能够推动农村生产力进步的科技读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按照各自不同的观点,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从收入水平分析
农民的主力军应为25~40岁年龄段及40~55岁年龄段,我们从经济方面着手探究,基本上以这两个年龄段为主要对象,首先来看他们的年收入状况,25~40岁年龄段在8000~15000元之间占45.7,在2万—4万元占37.1;40~55岁年龄段在8000~15000元之间占42.2,在2万—4万元占35.6,从这组数据来看,两个年龄段农民收入在1~4万元之间占的比例都为约80,而订一份杂志大约200元,以最少收入的1万元计算,所占比例仅为2,应该问题不大,所以收入方面应该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再从他们收入的来源来看,25~40岁年龄段:种植农作物为17.1,副业收入为34.3,打工为20,乡镇企业工作为28.6。40~55岁年龄段:种植农作物为30.4,副业收入为21.7,打工为23.9,乡镇企业工作为23.9。从这组数据来看,收入来源相对较为平均,而弄副业略偏重。一般来说,农副业收入为隐性收入,它不像工人在工厂上班拿工资那样的是显性收入。隐性的收入是日积月累的,由于总收入被很大地分散,那么每次的收入就很少了,这样一份杂志的订阅价就很刺眼了。由此看来,隐性收入占收入的比例是近80的。这极有可能是农村人口很少订阅杂志的经济原因。
二、从受教育水平分析
通过调查,农村受教育状况如下:(以年龄为尺度)
1、10~25岁年龄段:小学学历占18.8,初中学历占25.0,高中学历占29.2,大学学历占27.1
2、25~40岁年龄段:小学学历占11.4,初中学历占48.6,高中学历占28.6,大学学历占5.7。其他占5.7
3、40~55岁年龄段:小学学历占45.7,初中学历占19.6,高中学历占17.4,大学学历占8.7。其他占8.7
4、55岁以上:小学学历占48.5,初中学历占21.2,高中学历占9.1,大学学历占3。其他占8.7
从中可以看出,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不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有显著的提高;而同时也不难看出,做为农村出版物尤其是农村科技读物的消费主体——20~40岁的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是较低的,大约有60的人在初中学历以下,而这对于农村出版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