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机关中层女干部现状调查报告
1、队伍整体年龄偏大,35周岁以下少。结构老化,使得整个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气和活力,显得后劲不足,假如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今后甚至会造成队伍的老中青脱节现象;
2、竞争意识不强,宏观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副职多、非领导职务多
4、储备不足,选拔余地小。据统计,全区女干部仅占干部总数的23.24
,另一方面,近几年由于机构体制改革,公务员招考人数较少,新招女公务员的比例更少。女干部的基数及来源少,造成年轻优秀女干部挑选余地小,后备干部队伍无源。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区女性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不相适应。
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目前我区中层女干部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女干部的自身心理状况,是中层女干部队伍问题的主要成因,也是影响女干部从政的不利因素。
1、封建传统意识影响女干部成长
___地处沿海开放开发区域,但长期以来男尊女卑、男耕女织的思想流毒还没有完全被肃清,女性被排斥在政治舞台以外,人们肯定女性在家庭中作用的同时弱化甚至否认她们的社会作用,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对于一个男性来说,假如他只是承担社会工作、追求事业,他就是一个好男人,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仅仅如此还不够,她还必须是在家相夫教子、承担大部分家务劳动,贤惠、忍让,才算是一个好女人。现实生活中,舆论宣传的偏差也阻碍了妇女发展。一些媒体经常出现暗示或体现男强女弱的角色定型,提起女干部,人们经常与女强人联系在一起,虽说这是对女性必须懦弱顺从的大胆否定,但又为女性套上一种隐性枷锁:要成功就必须放弃女性温柔的一面。有段时间有媒体还进行过“让女性回家”的讨论,最近,四川省还出台“不准为男领导配备女秘书”的规定,把女性置于无形的社会压力之中,不仅忽视妇女的社会价值和作用,也会对妇女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误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干部的成长。
2、工作锻炼和教育培训少,阻碍了女干部成长
此次调查的中层女干部中,担任办公室主任、综合科等岗位的女干部偏多,工作经历也较单一,许多女干部大多一直在机关工作,基层工作经验非常欠缺。同时,女干部队伍流动性也很差,尤其是公安、财税等非凡部门,有的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10年,而且,多数被安排在办公室、后勤等部门,做一些具体、琐碎的工作,具体事务多,参与决策少,这不利于女干部的流动和成长,也遏制了优秀女干部的脱颖而出。此外,中层女干部培训进修时间少,而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太快,中层女干部整体队伍知识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知识更新的步伐,知识老化。近年来,除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公务员应该进行的业务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外,基本没有其它途径的培训。有关部门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非党妇女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也只有少数优秀年轻女干部可以参加,对中层女干部的充电式、助燃式的教育培训基本没有,女干部的教育培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无法及时系统地更新知识,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各种消极心理因素抑制了女干部的进取精神
调查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层女干部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以下几种消极心理:一是轻易自我满足,认为女性能当上中层领导已经不轻易,易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和行为上的消极,表现为一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被动式精神状态,或满足现状或等待观望;二是她们比较谦虚,对自己的能力评价低,自信心不强,工作魄力不够,底气不足,直接表现在参政意识不够强,如在机关举行的各种副局级领导选拔中女性报名人数要明显少于男性。她们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