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造林总株数的85以上。大面积纯林高速发展,树种单一,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森林生物群落,不能发挥自身潜能抵御病虫害的为害,一旦发生病虫害,就极易爆发成灾。
②治理粗放,树势衰弱,轻易孳生病虫。一些经营者不顾“三分栽、七分管”的技术要求,非凡是幼龄林和中龄林,不能及时加强抚育治理,做到合理修枝、追肥等,造成树势较弱,病虫加重。
③部分经营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杨树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来得慢,非凡是病虫害防治,往往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常使病虫害防治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除非病虫害
严重到相当程度时才引起重视,而此时适期已过,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甚至难以奏效。④病虫害防治治理薄弱。全县所有的农技服务中心都有一名林业技术人员,但基础条件薄弱,跟不上防治工作发展需要。
⑤防治资金严重短缺。每年几乎没有病虫害防治专项经费,一旦发生病虫害,四处告急,延误时机,影响了防治效果。另外“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难以落实,尚待时日。
三、防治建议
杨树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有自上而下比较全的组织机构和一套科学的技术措施,且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证,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1、科学造林,提高林木的抗灾能力。要积极引进抗病虫优良杨树新品种;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加强检疫,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种苗进行种苗或造林;造林时要注重品种合理搭配,设置乡土树种组成病虫隔离带;加强幼龄林和中龄林的抚育管护,及时间伐,合理修枝,增强其抗病虫能力,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预防,逐步控制病虫害。
2、搞好测报,认真做好病虫监测。我们要重点抓好监测和预告工作,定期发布全县病虫短期、中期预告,为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乡站在做好本地病虫害监测预告的同时,一方面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县站做好指导工作。
3、合理用药,实行联防联治。认真筛选,应用高效低毒农药,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逐步提高生物防治的比例。建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实行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提高防治效果。
4、拓宽渠道,建立病虫害防治资金。要执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和“谁收益,谁出钱”的合理负担原则,建立病虫害防治资金,以便及时做好防治工作,真正做到有虫不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