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难,损害了人民币的信誉。假硬币较纸币鉴别难,主要体现在一是硬币防伪特征不明显;二是群众对假硬币的防伪意识比较淡薄;三是有些游戏机牌与硬币规格非常相近。假硬币的出现,既给持有者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也损害了人民币的信誉,而目前商业银行柜面上基本没有硬币防伪鉴别机具,临柜人员对硬币的防伪鉴别水平也不高。
(五)硬币使用环境不到位。目前县级城市硬币自动化配套设施很少,硬币使用的便利性难以体现。对企业和居民而言,硬币的优势体现在商业、服务活动中收费自动化而享受的便利服务。就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硬币自动化配套设施可以说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使用硬币的积
极性。三、促进硬币流通使用的建议
(一)加强硬币知识宣传,提高硬币防伪鉴别水平。硬币推广,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事情。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及新闻媒体,应共同努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硬币宣传力度,要重点宣传硬币使用的重要性、硬币的优点和硬币的防伪鉴别知识,引导群众自觉使用硬币。商业银行临柜人员与企业财务人员要加强防伪鉴别培训,提高防伪水平同,为硬币流通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督促商业银行办理硬币业务。人民银行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治理,督促其制定硬币用现计划,办理硬币兑换业务,同时商业银行也要提高对硬币的熟悉,加强服务意识,保证硬币投放和回笼渠道的畅通。
(三)建议统一硬币规格与包装方式。硬币规格不一,既不利于清点包装,也不利于反假鉴别。同券别的硬币应做到大小、厚薄、重量一致。要采取措施,缓解四版和五版硬币投放后因规格不一致带来的负面影响;原封硬币包装,应做到重量适当,易于搬运;要尽快出台硬币回笼制度与办法,规范回笼包装标准,为求统一、轻便、操作简单,以完善硬币治理,促进硬币的正常投放、回笼与流通。
(四)提高硬币处理的现代水平。应尽快改变硬币机具供需双方面临的困境,给硬币机具制造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硬币机具的生产,生产出具有便于自动化服务的机具和配套设施,如硬币清点机、硬币打卷机、防伪鉴别仪、用于纸币和硬币处理包捆的压缩捆扎机等,以普及硬币机具,提高硬币处理的机械化程度,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的需要,减轻发行出纳人员劳动强度,创造硬币作用的便利环境。
(五)创造使用硬币的硬件环境。在社会广众娱乐、消闲、服务场所及公交行业等配备使用硬币的自动服务设备,拓宽硬币使用领域,这样既节省了各场所、各行业的人力投资,又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使用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