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林木种苗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苗质量监督检验站》,于同年月,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并已行使监督检验职能。四是成立了良种审定委员会。年月成立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制定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办法》,建立起林木良种审定制度。几年来,我省共审定林果良种个树种个品种,其中有9个树种个品种通过了国家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为实现我省林木良种化奠定了基础。这些机构的成立及各种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省林木种苗治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一个依法治种的局面正在形成。
(四)种苗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为实现林木良种上的突破,从年开始我厅实施了林木良种工程。按照《河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工程实施方案》,引入竞争
二、种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林木种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林木良种基地数量少,结构需要调整。全省只建林木良种基地处,不及先进省份的三分之一。除油松、落叶松、毛白杨、刺槐、白榆、金丝小枣和板栗少数几个树种外,其它大多数树种都未建良繁基地。尤其是经济林树种的良繁基地更需要增加。由于我省新品种育、繁、推脱节,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给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另外,原有基地的树种单一,不能有效的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抵御市场经济的风险,急需调整结构。
2、林木良种投入不足,难以进一步提高。“八五”以来,国家每年给我省的林木良种建设投资只有万元,加上省财政的配套资金,也只能维持原有的生产水平,不可能发展和提高。如油松种子园还处于初级良种水平,急需建设代种子园。同时,由于林木育种周期长,见效慢,经济效益低,致使大多数林木育种专家纷纷转攻其他课题,造成了人才流失。
3、针叶树良种的推广难度大。育苗对比试验和试验林测定结果表明,用普通种子育苗造林年成材,用种子园良种造林年即可成材,而且干形好。然而,由于良种的生产成本高,林木生长周期长,加之群众缺乏长远观念,所以推广难度大,有时出现良种少而有余的现象。
4、国有苗圃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效益低。据我们调查:在全省国有苗圃中,经营状况比较好的、有盈利的苗圃占%;能够维持正常生产、收支大体持平的占%;贫困亏损的占%。原因是国有苗圃经营机制不灵活,历史包袱重(离退休人员多),育苗成本高,苗圃土壤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缺少启动资金等。
5、依法治种的力度不够。除了国家制定的《森林法》、国务院颁布的《种子治理条例》外,我省尚没有关于种苗方面的法规;林业主管部门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还没有形成合力,种苗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建设不规范;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种苗治理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