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调查报告
> 二是发挥网络作用,及时化解家庭矛盾。各县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设,构建起了专群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的基层治安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化解在了家庭、化解在了萌芽状态。各乡镇普遍建立了由分管书记任主任,司法助理、妇联主席任副主任,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乡镇街道调解中心,坚持当庭调解、现场调解、预约调解和诉讼调解相结合,及时调解处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大部分村居成立了“巾帼调解队”、“巾帼巡逻队”,她们边学习、边调解、边巡逻,干得非常出色。沂南县建起
巾帼调解队170多支,充分发挥对本村民风、习俗和家庭情况熟悉的优势,本着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原则,对邻里纠纷、地界争端、家庭不和等矛盾进行调解处理,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矛盾升级。今年以来,全县“巾帼调解队”成功调解纠纷100余起,全县各类纠纷及刑事案件同比下降了16.7,成为群众信任的“百姓法官”。费县梁邱镇新柱子村男劳力大多外出打工,村妇代会组织122名成年妇女组成巾帼巡逻队,分组、分区域轮流站岗值班,她们在常年不间断地进行夜间义务巡逻的同时,坚持学法律、学文化、学科技,相互交流学习、生产、生活经验,自我教育、自我治理、自我服务,不仅使村里的治安状况有了根本好转,维护了家庭平安,而且通过学习交流,树立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提高了法律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形成了一种高度自觉的爱国家、爱集体、爱家庭、互学互帮互助的良好民风村风,这支巾帼巡逻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山区“110”。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创建实效。各县区立足当地实际,把创建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量化、细化,并有机融入丰富实效的活动之中,使广大妇女从中受教育、得实惠,从而充分调动了她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平邑县妇联结合实际,在全县启动了“46810工程”。即:签定四份协议:老人赡养协议,纠纷调解协议,晚婚晚育协议,巡逻站岗协议。搞好六项竞赛评选,评出“十佳守法标兵”,“十佳敬老之星”,“十佳致富能手”,“十佳卫生标兵家庭”,“十佳互助家庭”,“十佳计生模范家庭”。办好八件实事:每户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每村培养一名懂法干部,为每户送一项致富技术,给每个村建一个图书室、每户备一个书橱,给每村上一次安全知识课,给每户发放“文明守法十进家”明白纸,办一次反邪教讲座,每年组织一次“庭院美化、绿化活动”,每年召开一次典型推广会。倡导十种风气:倡导遵纪守法、孝敬老人、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晚婚晚育、讲究卫生、邻里和睦、拒绝邪教、见义勇为、学习知识的风气。兰山区把“平安家庭”创建和“零家庭暴力社区”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作为“平安家庭”创建的重要内容,53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家庭暴力报警站(点),普遍成立了反家庭暴力志愿队,深入社区、家庭作宣传、调解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以家庭的平安推动了社区的稳定和谐。
四是注重典型引导,搞好示范带动。市及各县区注重在抓点带面和培养典型上下功夫,让典型来说话、来引路。在去年召开的全市维权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推广了罗庄区创新维权机制维护妇女权益、兰山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沂南县开展以“六项活动”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经验做法。今年5月份又联合市政法委召开了由各县区委分管书记、综治办主任、妇联主席等人员参加的全市“平安家庭”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了沂南县大庄镇朱家井子村的法律服务进家、界湖镇水浒套村的治安网络进家、依汶镇后峪子村的家庭美德进家、辛集镇房家庄子村的科技服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