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然而由于干部政策水平、行政态度、工作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是农村干部素质不高。农村干部长期处在基层一线,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处理日常繁琐事务,缺乏学习提高,熟悉水平有限,理解政策不深,有时执行政策走样,工作中轻易滋生一些矛盾。二是农村干部熟悉观念还没有转变。多年来,一些干部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催粮要款,结扎放环”,导致农村干部服务意识淡漠,甚至与民争利,损农坑农。三是农村干部精神状态不佳。一些农村干部说我们工作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领导不满足;假如
工作硬了,说我们是歪嘴和尚念歪经,方法不当,作风粗暴,经常是上级批评群众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这些因素掺杂到干部的工作中去,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
3、群众因素:
一是部分农民的思想认知水平较低。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在农民心中没有彻底消除,部分农民一方面生产积极性高涨,求富致富心切,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松懈涣散、自私狭隘的思想。一些人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对乡村两级干部治理漠然置之。二是农民对过去与干部产生的怨结“心有余悸”。多年来,乡村干部向农民索取的多、给予的少,摊派的多、服务的少,甚至大吃大喝,农民产生抱怨情绪。这种残留思想使农民对当前的基层干部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往往产生抵触情绪。三是农民群体出现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来的农民群体实际上已经分化成普通农民、农民工、基层干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若干阶层,他们对事物的熟悉、情感、声望和社会、经济地位千差万别,价值取向各有不同。复杂的工作对象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农村工作局面。四是农民的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增强。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判定思维能力增强,非凡是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他们不再盲目地相信干部,农民的“不安分”心态增加了农村工作的难度。
三、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基层组织、基层干部都要针对农村工作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尽快转变职能,转变角色,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
1、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在取消农业税之前,乡村干部70的时间要放在税费的征收上。多年来的这一做法使乡村干部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都定格在如何完成征收任务上。农业税取消后,乡村干部一下子从原来高度紧张的款项征收环境中进入闲暇无事的工作状态,大多数干部都有一种失落感甚至不适应,这个时候广大农村干部必须迅速转变观念。要充分熟悉到,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取消农业税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要调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强化服务、促进发展上来。我们这次调查时,群众要求最多的是基层干部要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因此我们乡村干部必须把为群众服务当作天职,从当前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动足脑子,想尽办法,做好文章,在积极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建农村公益事业上有新的作为。
2、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抓住免征农业税后的有利时机,着力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型,由以完成经济任务为主转移到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