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门类比较齐全,活动比较经常的农村文艺表演队伍,如武阳的正月“莲船会”、三江的“舞龙队”等;并涌现出了一批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的业余文艺团体,如“建军采茶剧团”、“塘南飞车走壁表演团”、“幽兰魔术杂技团”、“武阳灯彩表演队”等,极大地丰富了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全县农村文化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与党委、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相比、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一些乡镇和部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轻视甚至忽视农村文化工作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一些乡镇文化站至今仍是“一个人、一间房、一张桌子、一张床”,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三是文化经济政策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不少地方投入偏低,文化经费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三、繁荣我县农村文化的新思路。
农村文化正处于发展的要害时刻,重视农村文化,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产生的新问题,为农民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心2006年1号文件精神,与时俱进,在持续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协同有关部门,制订出新形式下我县农村文化发展规划。
二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投入。首先,文化工作所需经费要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要根据本地财政增长比例逐年增加文化经费;县、乡两级要拿出配套资金加强和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确保基层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其次就是要确保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经济待遇。基层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直接创造者,是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血肉关系的重要纽带,是传播先进文化的最强的力量。因此,确保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是一件大事,各级政府要把落实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待遇列入财政预算,至少要保证其与乡镇政府其它部门人员的工资福利保持一致。
三是对基层文化工作所需要的人才给予非凡政策。对于文化工作所需要的非凡人才,劳动人事部门应为文化人才的流通打开“绿灯”,开通人才流动“绿色通道”人们常说,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信息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一个系统、一个部门工作成效的高低,人才取决定性因素。只有打破传统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应用新的人才理念,文化事业才能有充足的人才资源,文化事业才能得到繁荣和发展。
四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现代文化已[-cnwmz.com-www,cnwmz.com,找范文请到]渗透到各行各业的一个门类,各行业中均有文化要素渗于其中,因此,政府应该鼓励文化事业单位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地发展以纯文化产业为主体的兼容各行业的产业,以弥补资金的不足,达到“以文养文”、“以文补文”的效果。如图书馆开办电子阅览室、音乐书城,文化馆开办音乐茶座,举办各类收益性的展览、讲座、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