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巩固社会文化阵地
??县地处赣中平原,是江西省“首府首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下辖莲塘、向塘等乡镇16个和工业园区1个,全县总人口93.6万,其中农业人口75万人,占总人口的80。多年来,南昌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下大力气狠抓农村文化工作,使全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局面,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农民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全县农村文化发展新态势
1、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加大。
??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自1995年被评为“全国文化模范县”以来,县委、县政府领导更为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多次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建设。购书经费、文物保护经费、群文活动经费做到了按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逐年同步递增。1997年,县政府拨款51万元,为县剧团兴建了一栋面积为620平方米的办公练功大楼,2003年,县财政投资近1亿元,建设了澄碧湖公园和南苑文化广场;各乡镇对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按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足额拨出经费,专门用于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和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仅2003年以来,各乡镇用于农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总量达300多万元,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农村文化阵地网络逐步健全。
全县各乡镇依托乡镇级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等基层文化阵地,积极推进农村文化的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县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16个、图书室16个,全县文化站(室)总面积达8280平方米,行政村文化活动室20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0.7。另外,全县还有13支业余剧团(演出队)和450多家文化经营户在活跃着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这样,全县上下基本形成了以县属文化单位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枢纽、村级文化活动室为基础、个体文化经营户为补充的大文化网络,全县农村文化阵地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3、农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近年来,我县按照“三贴近”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一是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蓬勃发展。2005年,省政府设立“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6000万元,直接把资金分配到全省各乡镇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为农村文化活动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后劲。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另外从县财政拨出10.9万元配套资金,使全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专项资金达100万元,确保了三项活动顺利开展。按上级文件要求,全县各乡镇都安排四部以上的戏曲歌舞演出,每个行政村都安排购买6场以上的电影,各乡镇及时上报自办文化活动的方案,并相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非凡是边远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广大农村倡导文明新风尚,科技致富奔小康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活动有序进行。2003年以来,县图书馆独创性地开展了“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活动,使每个乡镇农村群众只要出资1000元,就能看到16000元的实用新书。此举极大地丰富了各乡镇的图书存量及更新量,为广大农民能看到实用的新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架设了通畅的桥梁。
4、基层文化队伍初具规模。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以县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为主体,基本形成了一批业务娴熟、队伍稳定的基层文化队伍,为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各乡镇结合当地实际,也都基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