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师自身反映,基层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评价并不很高。群众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一般的为48.5,认为作用不明显的为5.5,这表明,许多政工师已经熟悉到,自身工作与群众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群众标准第一还没有真正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标准;还没有更有效地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政工干部的主观设想与客观标准之间存在距离。因此,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各单位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长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5、思想政治工作专职部门需要加强横向配合。据采样统计七显示,政工部门与本单位其他部门的融洽度并不很高,认为关系一般、不够融洽和较差的达到50.1。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和部门缺乏大政工的观念;与其他部门、非凡是经济工作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不够到位;思想政治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在经济工作的体外循环。因此,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化、立体化的新格局需要全方位运作。
6、政工师评定工作要向新领域延展。据采样统计一显示,在进入本次调研抽样人员中,企业政工师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三,较真实地反映出了政工职称评定的历史沿革,又反映出目前政工师专业职称评定覆盖面不够大。因此,需要不断拓宽评定领域,尤其需要填补城市社区、农村、非公企业、新经济组织、来京务工组织等空白点。从现实和长远来看,在上述社会领域中设置和评聘政工师,对化解群众中的各种思想矛盾,保持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急需加强对政工师队伍的动态治理。14年来,全市参加过政工专业职务评定的共有71875人次,但截至2003年底,全市在职政工专业职务人员仅有19112人;在岗政工专业职务人员仅为17716人。这一现象说明,处于社会大变革背景下的政工师队伍,人员变化很大,政工专业职评工作不能单一的以评为主,而要强调评定、聘用和经常性治理的有机结合,非凡要研究加强对政工师队伍动态治理的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使政工师的流动和日常治理做到底数清楚、治理有序。
对策建议
根据我市政工师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对进一步加强我市政工师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加强政工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明确一个目标:按照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实现“新__、新奥运”的要求,建设一支具有时代特色,高素质的适用型、专家型、复合型的政治思想专业人才队伍。
坚持三个结合:将政工师专业职务评定、实施动态治理、提升队伍素质三者紧密结合。
实现四个围绕: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围绕实现人文奥运、围绕密切党群关系,充分利用首都政治、文化、教育和科研的优势,加强政工师队伍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加强政工师队伍建设的建议方案
1、制订《__市政工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议从首都政治地位、经济发展和人才战略的需要出发,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有
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__市政工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规划要从首都现实和长远发展需要出发,确定总体目标、任务和阶段性实施计划,力争2005年上半年形成初稿,下半年定稿。建议将__市政工专业职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__市“十一、五”人才规划。
2、积极推进我市政工
职评工作的改革。根据__社会经济变革和全面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政工职评工作向新领域延展的途径和方法,尽快在新的社会领域中评聘政工职称;积极探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