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占78.1,处级领导干部占21.3,局级以上领导干部0.6。他们来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及其他部门,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基层党群部门。从岗位分布可以看出,现有政工师工作与实际需要结合紧密,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大部分政工师置身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亲历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处级以上政工师在基层发挥着领导职能,为提高政工师队伍的工作质量起到了组织保障作用。
2、政工师队伍结构优势呈现“两长一高”状态。“两长”即:大部分政工师从事政工工作年限长、入党时间长;“一高”即:大部分人员学历高。
据采样统计二显示,目前我市政工师队伍中从事政工工作年限10年以上人员占72.37,党龄10年以上人员占81.96。表明,我市政工师队伍的主体是由经过党长期培养成长起来的、具有丰富政工实践锻炼、较强专业能力的人员组成的,是各级党组织值得信赖的一支骨干力量。“两长”状况体现了我市政工师队伍具有切实履行政工师职责,开展好政工业务的专业能力,也体现了这支队伍所具有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
另据采样统计二显示,目前我市政工师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84.94。表明,我市政工师队伍的主体是由较高知识层次的人员组成的。较高知识层次是我市政工师队伍的优势之一。但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中,有84.86的人员属于非国民教育学历,这也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化教育的要求。
3、大部分政工师的能力优势表现为“一熟一会”。“一熟”即:大部分人员对政工工作比较熟悉;“一会”即:大部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一定程度地运用现代化手段。
据采样统计三显示,目前我市政工师队伍中熟悉和比较熟悉政工工作的人员占92.9。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的人员占64.5。表明,我市政工师队伍中大部分人员熟悉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有效方法,能够自觉学习并把握一定的现代应用技术。“一熟一会”是在新的形势下,改进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基本要求和必要能力,利用这一优势,才能更好地实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继续与创新。
4、大部分政工师队伍的思想趋向呈积极状态。据采样统计四显示,目前我市政工师队伍中思想状态稳定和比较稳定的人员占82.2;对做好政工工作信心很足和比较足的人员占73.56。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几度受到冲击,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的认同度有所降低。但我市政工师队伍中大部分人员能够服从党的事业的需要,长期坚守思想政治工作岗位,热爱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社会价值有认同感,对本职工作布满信心,愿意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继续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贡献。这是政工师队伍从整体上能够保持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忠于职守,无怨无悔,勇于奉献的重要思想基础。
5、对政工师的工作状态和效果有较高评价。据采样统计五显示:我市政工师队伍对自身工作的评价为,适应和
比较适应的人员占71.4;认为所在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与较强的人员分别占12.3和56.5;认为所在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融合好与较好的人员占67.3;对本单位政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基层单位占21,基本肯定的占61。这组数据表明,较大部分政工师和绝大部分基层单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状态和效果给予较高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层政工师在日常工作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成绩。6、思想政治工作的小环境建设有了很大改善。据样本统计六显示,目前我市基层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分别占24和46.1;基层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