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秋季开始,在贫困地区中心小学试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具体做法是:在严格核定课本费和杂费的基础上,中和考虑两项费用制定一个合理的收费标准,只向学生收取一次费用,不再收取任何其它费用。该举措是中心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教育收费,更好的治理乱收费现象而出台的。据了解,全国人大已作出决定,今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贫困地区普遍推广一费制,并计划在某些特定地区实行义务教育免费制。
我们这次来到××南马庄乡,我们资助的每个学生捐助92元。
我们调查时看到他们这学期所交的费用单据上写着923850=180元。92元为一学期学费,38元为杂费,50元为微机费,也就是说我们的资助解决了他们的学费,而剩下的由他们自己承担。杂费38元还是可以接受的,那剩下的50元微机费又怎么解释,而我们在来之前的预备过程中,当地校长也没有和我们提到过这件事。我们在调查中得知,微机课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开设,每周两次课,上课时多是练习打字。我个人认为,当地学校提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初衷是好的,可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孩子们连学费都交不起,这50元的微机费更让他们难以接受,而且购进10多台电脑的费用,足可以好好改善一下学校的设施,有的孩子连坐的凳子都要从家里带过去,这种情况下,开设微机课实在是不能让人理解的。再有,此类课程假如真非开不可,那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开设也是不晚的,每年为这门课程交100元,大概能抵上一学期的学杂费了。而和当地老师及校长的谈话中,他们说这门课完全是自愿的,之后询问孩子家长时,他们却并不知道是自愿的,孩子听老师的话要交钱就回来向家长要,而在农村家长并不清楚上的课要教些什么,以为是课就要上,而且别的孩子都上,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太委屈了,只能东拼西凑把钱交了。这在富裕地区也许并不算什么,而在如此贫困的地区,教育部门应当考虑一下当地的实际情况。
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实行一费制后,小学生一学期为360元,初中生一学年720元,这个数目在大城市里也算很高了,虽然实行了一费制,但费用没有明显降低,作用并不显著,而且小学升初中由于费用增高,所以辍学率依然很高,这的确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我们真不希望看到能保证孩子上学的“一费制”最后只变成了“一废纸”!
三、办学经费的问题
和当地中心小学校长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小学教师的工资由县里统一发放,基本保持稳定。但小学校的办学经费少得可怜,一年只有500元,当我们来到学校看到实际情况后,真如校长所说的,残破的教室,损坏严重的课桌椅,孩子们经常因为椅子散了而摔到地上,地面凹凸不平的小操场,只有两个快散架的篮球架,学校里没有什么体育器材和实验教学的教具。当我们把我们捐赠的足球交到校长手里时,校长脸上闪过一丝无奈的笑脸,和我们说这些东西我们还得锁起来,不然孩子们不小心打坏玻璃我们都没有钱换,听过这些,我们心里又是一阵心酸。
针对这些现状,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加大教育投入,究竟教育是一项没有钱都要搞的事业,县乡两级政府更应注重对农村加欧语的重视程度,真正把农村基础教育摆在发展的优先地位,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要把学校的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时划拨给学校,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
第二、注重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学校一方面可以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办学。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积极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拓展创收门路,增加收入以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各级政府也要积极为农村学校勤工助学创造条件。-
四、农村学校教师素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