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
4.3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
调查发现,当地7-15岁儿童的入学率为46(27名)。官方资料表明2001年××乡的儿童入学率为39.11,略低于××村,但检验发现:x2
=0.96,gt;0.05。显示出××村与××乡的儿童入学率无显著差别。
××省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为84.15(98年,218466名)。x2=65.15,lt;
0.001。显示有极显著差异。可以认为该地区的儿童入学率远远低于××省少数民族儿童的平均水平。
该地的学生辍学率为19.04(n=21)。其主要原因为疾病和家务劳动的需要和读书无用的观点,这两条原因各占50。全国小学生的辍学率为0.55(2000年)
4.4儿童入学动机
从送儿童入学的动机来看(n=36),其主动要求的意愿极高,达到90(34名),而被动入学的为10(2名),见图2。能够看出家长对子女教育需求的渴望,也同时反映了对自身文化教育现状的不满。
从已入学儿童对学校的认知来看。儿童对学校的教育满足度极高(n=21)。满足度达到100。他们能认同现在的教育模式并喜爱学习。对家长的调查也有同样的结果(n=21),见图3。
4.5学费的看法
虽然当地实行了“普及三年义务教育”的方法,学校也采取了以物(牛、羊)代替现金收取其他费用的手段,但牧民仍觉得学费负担较重。
对学费的负担问题中,认为能负担学费的仅为10(2名)。这也是造成辍学的重要原因。见图4。
对于儿童在家的时间干什么的访问,(n=21)76.
2儿童(16人)只是帮家里干活;80.9的儿童(17人)在家仍进行学习,只有4.8的儿童(1人)只在家玩。这也反映了当地生活的艰辛。
5医疗卫生部分
此次所进行的医疗卫生状况调查为访问者对医疗卫生现状的满足度的调查。(n=38)100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医疗状况不满足。94.7(36人)认为看病不方便。而看病不方便的重要原因是离医疗点的距离远。户均距离(n=26)为3
800米。
牧民的所有医药费用均由自己承担。
5.1医疗资源与医疗设施。
××县最好的医院是位于××乡194公里的县医院。从××乡到医院正常车程为14个小时,无固定班车。因县城无正常的电力供给,该医院仅能进行切开引流等小手术。
××乡有固定医疗点和固定医疗卫生人员。××村有兼职卫生服务人员,该人员曾进行短期卫生培训(1998年,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整个××县无大型医疗设备。乡、村医疗点基本无医疗设备,不能开展无菌手术。
××县城有兼售药品的商店,能提供基本药品和简单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但未实行otc(非处方药)分售制度。当地药品普遍较上海贵15~20。
5.2患病率和疾病谱。
患病率:(n=38)近3月(90天)有病的家庭为100。此状况与其他组织所进行的调查结果相似。(起步高原,02年。12户,92)
其中,主观症状最为突出的为关节炎(腰腿痛)占访问数的76.3(29例),感冒(包括单纯性的头痛)占57.9(22例)和胃肠病(腹泻)47.36(18例),见图4。
从中可以看出传染病仍是该地区的主要病种,与沿海地区以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为主的疾病谱截然不同。此项结论也和其他组织的调查结论类似。
5.3就医习惯。
从牧民的就医习惯来看,对于常见病他们首选为自行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