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行政村列入了今年创建重点。禹城、乐陵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县建设已基本达到验收要求,目前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待验收。积极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平原县、乐陵市、临邑县等小康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平原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实施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示范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大力发展生物能,提高农村废物综合利用率。全市新建大小畜禽粪便沼气池3个,以村为单位的秸秆气化站3个,希森三和集团养牛场投资300万元,利用养殖废水、粪便制沼气发电,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均达85%以上,逐步形成了秸秆-畜-沼-肥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全市通过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达100多万亩,建设生产基地70多个,产品达40多个。生态农业建设给农业生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四是大力实施水库建设和自来水入户工程,为人民生活与生产用水提供保障。全市已建成大小水库7座,库容量达1.215亿立方米,其中今年已完成和开工建设的水库三座,新增库容量1000万立方,人民生活、工业、农业及生态用水得到了基本保障。农村人口自来水使用率已达60%左右,饮用水质合格率明显提高。
二、工作做法
(一)一是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生态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以来,两次向市长写出报阅件,反映存在的问题。二是开辟了生态市建设工作简报,现已出版九期,对于及时向各级各部门反馈生态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促进生态市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宣传,提高各级各部门的生态保护意识。二是以生态市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为抓手,完善责任考核制度,加强工作调度和考核检查,增强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感。三是充分利用人大、政协部门的职能作用,邀请他们视察生态市建设工作,督导政府对生态市建设工作的落实。
(三)一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前拉后搡,死盯硬靠,逐步推进。二是要抢抓机遇,突出重点,争取政策,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以点带面。三是要站在全市的角度,研究制定政策,用政策推动工作。
三、存在主要问题
我市生态市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与省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个别部门、县(市)领导对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财政支持的力度还不够。
(二)到2007年底考核还有一年的时间,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工作任务只完成70%左右,完成任务量与时间不成正比。特别是有些工作与建设指标,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小流域综合治理,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比例、规模化企业iso14000认证比例、化肥使用强度和有机食品发展等工作指标制定的过高,脱离了*的现实,短期内很难实现。
四、建议
省政府应充分考虑我省东西部城市的地域差距,在进行工作考核验收时,更注重以实际环境状况的改善来评价各市的生态建设工作,使考核更合理、更实际,并且在制定生态建设工作有关政策、划拨补助资金时向西、北部城市倾斜,使起点较低的市尽量缩小与沿海先进市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