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重点优抚对象分别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患大病的优抚对象进行医疗救助;继续组织开展为在乡老复员军人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对这部分人每年普遍上门慰问一次。结合“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加快重点优抚对象危房改造,为部分困难优抚对象维修改造住房。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推进军休社会化服务进程。同时,做好国家优抚政策的宣传解释、教育疏导和接访答复工作,维护军队退役人员稳定。
3、进一步健全完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体系,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加快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加强社会福利服务队伍建设,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强化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和监督。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完善“明天计划”长效机制,稳步推进“重生行动”,使具备手术适应症的每一位残疾孤儿都能及早得到手术治疗和康复矫治。大力发展老年福利服务,扶持城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积极推进老年福利服务由面向“三无”老人发展到面向全体老年人。
(三)以项目为抓手,加快民政民生工程建设
扎实抓好三项民政民生工程建设的实施。
1、全面实施“惠老工程”,大力提高养老服务设施质量。继续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新建或扩改建农村乡镇敬老院2所以上,新建一批村级五保之家,做到每个乡镇有一所能容纳30—50人的敬老院,力争到2012年全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从2009年开始,用5年左右时间,结合乡镇敬老院和“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开展农村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工程,全市已建、在建和将要新建改扩建的敬老院、五保之家分别加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站(室)”牌子,添置老年人活动和服务设施,有条件的配备康复、医疗设施。市里将利用福彩公益金每年在所辖乡镇分别选择1个村完善村级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站点的服务设施和内容。
2、全面实施“民生帮扶工程”,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继续开展以帮扶优抚对象为重点的“扶持优抚对象奔小康”活动,加大慈善募集力度,重点募集助学、助医资金,积极开展慈善救助项目,全市每年帮助一批特困群众解决治病、子女上学等困难。
3、全面实施“夯基工程”,推动民政公益福利服务设施建设。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民政公益福利服务设施网络,推动民政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不断提高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四)以加强社会建设为目标,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1、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和城乡社区建设体系。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全面提升和巩固村(居)民自治水平。学习推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经验,本着边试点边推进的原则,用5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全市一半以上的农村建立起规范化的农村社区。全面开展和深化城市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在现有基础上由中心城区向小城镇全面推进,形成具有特色的社区建设和服务模式。加强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总结推广小城镇社区建设的经验,加强对小城镇社区建设和村改居工作的指导。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第七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2、完善社会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着力改革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加大扶持公益慈善类社会团体和基金会的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支持发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积极稳妥地指导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健全界线管理体制和界线纠纷应急处理机制。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确保全省联网实时在线登记。继续强化殡葬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