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养老服务设施较差、数量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缺少长远的总体规划布局,养老服务社会化推进步伐不快。全市12家敬老院,部分设备陈旧,规模偏小。居家养老才刚起步,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对社会资本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的发展还处于自发阶段。民政信息化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覆盖不全、应用滞后,民政业务软件推广使用进度缓慢,业务之间、市镇之间差别较大,未能形成完整的业务资源数据库,无法完全体现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和便利。
二是民政工作力量尤其是基层民政工作力量与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民政工作外延扩大,内涵增加。相对于不断增加的工作内容和任务,民政工作力量显得不足,尤其是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全市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大部分乡镇(街道办事处)基本上只配有1位民政干部或办事员。因业务量大,基层民政干部在民政工作中常处于被动状态,忙于应对,缺少学习提高。
三是局机关自身建设与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存在差距。二是机关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办事质量和效率有时还不尽人意。三是局机关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调动。平时对干部职工工作上要求严,但生活上关心相对不够;工作布置多、要求高,与干部职工面对面交流、谈心较少;对干部职工思想状况的掌握还不够及时全面,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的力度还不够大等。
分析上述突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我市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关键期,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有新要求、新期盼,为我们既带来强大动力,也带来新的压力;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多元性、民政对象的广泛性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日益突出,为民政科学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我市民政事业经费总体投入还不足,没有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制约了我市民政事业的发展。从主观上剖析根源,主要存在“六个不够”:
1、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够深刻,存在思想差距。一是理解不够深刻。从指导方针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还做得不够,理解还比较表面,深度和广度都还有一定差距,未能完全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以其指导实践的自觉性相对欠缺,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等方面尚有差距。二是理解不够全面。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对速度、质量、效益相互关系的把握上有所偏颇,有时求快多于求好、求量多于求质、做大急于做强,注重解决当前问题而有所忽视长远发展的研究;在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关系的把握上,有时存在重改革发展轻管理、轻稳定的现象。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差距反映在具体工作上,就造成了目前民政事业布局还不够科学合理、民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完善,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观念更新不够到位,习惯于旧的思维定势。改革开放30年使民政工作无论在工作职能、任务、内容上,还是工作领域、服务对象以及工作环境上都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民政事业的发展,牢固树立起科学、开放、发展的思想观念,但我们在思考问题、谋划工作中,还未能完全摆脱旧的传统观念,往往习惯于以旧的思维定势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于凭经验、靠过去行政管理的方式开展工作,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缺乏改革创新精神,不敢大胆打破旧的条条框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