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培训是新课改的重要工作,培训效果关涉课改系统工程的成败。教师群体对几年来的培训工作,总体上持积极的评价态度,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有明显的取向差异。为持续推动课改的深化发展,今后的培训工作应在策划、设计和组织上做出诸多的调整与完善。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师培训
课改之初,教师培训就被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设计并构成课程改革实践的战略重点。
几年过去了,教师培训与课改的适应性到底如何?在推动课改深入发展之时,培训工作应如何改进?为了弄清这两个问题,我们在2007年10月设计并组织了对新课改教师培训的问卷调查活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共覆盖吉林省7个市(州)中的17个县(市、区),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587份,回收率为90.3%,其中有效问卷556份,问卷有效率为94.71%。
本次问卷调查所包含的问题共27个,其中10个为事实类(基本情况)问题,17个为观点类或态度类问题。在17个观点类或态度类问题中,有15个是封闭式问题,有2个为开放式问题。
问卷通过“性别”“年龄”“教龄”“学历”“任职学校的居地”(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及小城镇农村)“任职的学段”(小学或初中)“培训的个人投入”“培训的学校投入”“参加培训天数”“参加培训次数”等10个方面的“事实类问题”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之所以选择这10个方面,主要是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到调查对象对培训的主观认知及态度。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自2001年以来参加5次以上课改培训的比例是55.8%,参加过4次培训的人数比例是12.2%。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教师对“观点和态度”类问题的回答应该是比较“成熟”的看法。
“观点类问题”构成问卷的第二大部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明显反映着一线教师对课改培训的认识、态度,我们对培训工作的不同层面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对培训总体效果的评价
统计表明,有19.8%的人认为课改培训的总体效果“很好”,选择“比较好”的比例占46.0%,选择“一般”的占31.1%,还有2.7%的人认定培训效果“较差”,有0.4%的人认为“很差”(见图1)。由此可见,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对于培训工作的效果是持肯定态度的。我们还设计了一个为课改培训工作状况赋予分值的题目,统计结果表明其平均分为7.82(满分为10分)。
考虑到教师因所处地域、任职时间与任职学段的不同,都可能影响其认识或观点,因此,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检验。
首先是不同学段教师态度的差异。小学教师给培训的平均打分是8.01分,而初中教师的平均打分是7.24分(见表1)。经检验可知,两类教师的评分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t=3.99,p<0.001)。
其次看城乡教师的态度差异。按“大、中城市”和“县城及农村”来分类统计教师对培训总体效果的评价值,可算出这两类教师给出的平均分是7.58分和8.07分(见表2)。经检验可知,两类教师的评估结果差异显著(t=2.95,p<0.01)。
另外,各年龄段教师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也不一致(具体情况见表3)。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