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殡葬改革。加强收养管理,规范收养登记。
(五)以创新机制为着力点,破解民政事业发展难题
1、创新完善领导协调机制。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争取市委、市政府真正把民政工作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加强与发改、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更多的支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工作,进一步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不断健全完善“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领导、协调和社会响应机制。
2、创新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财政投入、民政自身积累、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推进民政事业发展。一是健全完善公共财政投入自然增长机制。争取各级政府发挥对民政事业发展所需资金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做到新增财力的一定比例用于改善民生,确保民政事业费与公共财政增长实现同步增长,形成民政资金财政投入的自然增长机制。二是增强民政部门自身积累。进一步加大福彩发行力度,保持销量稳步增长,募集更多的福彩公益金支持民政事业发展。提高社会慈善募集水平,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募捐,更好地帮助困难群众解困。进一步加强对福利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通过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增强自身活力,提升经济效益。三是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坚持国家政策的前提下,降低准入门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民政事业发展。继续完善和落实好“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社会福利优惠政策,发挥国家投入的导向作用,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社会化。
3、创新完善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注意把素质好、有爱心、有责任心、年富力强的干部选配到民政岗位上来,以适应民政工作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加强民政干部学习培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政策业务精、工作能力强、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重基层,抓基础,进一步完善基层民政服务网络,充实加强基层民政干部队伍,今明两年内争取按照每万人配备1名乡镇民政干部的要求配备好乡镇基层民政干部,并保持基层民政队伍的稳定。争取将民政运转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切实解决好办公条件和基层民政干部的生活待遇。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领域先行、重点突破的原则,不断完善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民政工作向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发展。进一步加强民政行业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4、创新完善综合评价机制。重监督、抓完善,进一步健全民政工作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系统完整、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民政标准体系,特别是要逐步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救灾应急、医疗救助、抚恤优待、社会福利、婚姻殡葬、儿童收养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和服务标准,用制度规范民政干部职工的行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水平。要争取各级政府把民政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进一步完善综合评价内容和指标,提高民政各项工作指标在党委政府全面评价中的比重和地位,促进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五、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推动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关键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核心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的能力。https://
一是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要做到“四个切实加强”。切实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完善党总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