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58个,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30个,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8个,革命领导人故居7个,烈士墓7个,纪念设施6个。另有其他遗址5个,其中重要人物故居1个,烈士墓2个,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地1个,纪念设施1个。
(十四)及时完成《天南地北宜昌人·长阳篇》的报送工作。按照市委党史办公室的要求,及时征集、整理符合《天南地北宜昌人》收录标准的21人的资料上报市委党史办公室,并形成8000字左右的上报材料。
(十五)积极参加市委党史办、市党史学会“纪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表10周年的活动”,撰写的“博大精深的意蕴,理论创新的瑰宝”理论文章获二等奖。
(十六)积极帮助县政协文史委编撰“老区革命叙事集”。建议并审定该书初稿,使其顺利出版发行。
(十七)《长阳县志》(1979-)的编纂工作顺利进行。 年完成《长阳县志》(1979-)的政治建设、司法、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精神文明建设篇等7篇及大事记的总纂、补充修改;完成附录资料收集整理及后记的编写;对彩图进行选编并进行版式制作,同时收集内文插图;完成《长阳县志》(1979-)一审、二审工作并进行修改完善后,于7月2日召开终审评审会议,根据评审会议意见经过再次修改补充后,现已进入印刷程序。
(十八)完成《长阳年鉴》( )的编纂工作。根据省、市要求,经县委、县政府同意,2月26日召开《长阳年鉴》编撰动员及培训会议,县委办公室主任王功平主任亲自做动员,《<长阳年鉴>( )篇目》同时下发到各单位。到4月底,各单位全部完成供稿任务。从4月中旬开始《长阳年鉴》( )的编纂,至6月底完成《长阳年鉴》( )的统稿、初审工作,经过市方志办审核定稿后,《长阳年鉴》 卷于11月出版发行。《长阳年鉴》( )在卷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篇目,增加了电子书,并由内部资料改为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十九)完成《湖北年鉴》、《宜昌年鉴》( )长阳部分的供稿任务。
五、全方位建设和谐机关
(二十)“三型”机关建设常抓不懈。在制定全年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 年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强化勤政建设与管理,坚持实行考勤制度,坚持机关学习制度;坚持一月一评会议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制定政务公开工作计划,政务公开工作指南和目录。及时公开政务信息,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得信息提供方便;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党员、公务员示范岗活动;开展第11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在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基础上,继续在机关开展- 年度市级文明创建工作;加强外宣工作,向上级行政、业务部门报送信息131条,采用119条,撰写调研文章两篇,均被采用。12月29日,《长阳着力建设档案安全体系,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经验在宜昌市档案局《宜昌档案》上登载,并加编者按在全市推广。 年县档案局被省档案局表彰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二十一)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办好大堰乡居溪村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一是全村850人安全饮水项目工程全部完成。二是木本油料800亩的全年安排任务已落实分解到户。三是库汊养鱼养殖模式已实施转型,适度发展三户。四是三公里南岸村组公路工程全部完工。五是帮助居溪村车章林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协调贷款资金,今年实现牲猪出栏800头。六是继续为该村村委会建设提供帮助,购买价值1.2万元的办公场所和会议室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