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标志。社区居民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民主选举出社居委成员和社区内其他需要选举产生的群团组织、民间组织,在落实社居委“四个民主”的同时,逐步达到社区的“四有”(即自己的干部自己选,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自己的财务自己理)。实现民主决策和管理,由居民制定和修改居民公约、审议社居委工作报告和兴办社区公益事业等涉及到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通过居务公开制度,畅通社情民意的收集、反映和解决的渠道,让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意见、建议和利益的诉求。
(二)强化社区服务,健全基层服务体系。以实施十项社区服务工程(保障救助工程、敬老助残工程、就业再就业服务工程、优抚服务工程、社区卫生服务工程、文化教育服务工程、便民利民工程,环境优美工程、平安综治服务工程、数字化服务工程)为目标,加强对失业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帮助居民协调、介绍、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逐步做到“应保尽保”;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立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服务设施;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站点、“慈善超市”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帮助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整合社区驻地单位资源,开展“社区图书援建,共建书香家园”活动,在“重阳节”、“七一”等节日里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参加歌咏、登山、象棋等比赛活动,邀请驻地单位一起开展文艺联欢会,联系电影队进社区,为居民放映积极向上的故事片,让居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从不同方面满足居民的需求等;社区居民建立起青年、消防员、维权、党员、环保、维修、巡逻、医疗等志愿者服务队伍,完善基层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家庭”、“无毒社区”创建活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46个,基本覆盖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覆盖率达85%以上,居民从住所步行10-15分钟就可以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满足了社区居民“小病不出站,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基本需求,有效缓解了社区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实施国家政策规定的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基本普及计划生育等相关知识;少数社区建立网上“社区论坛”,让居民“说心里话、议身边事、做文明人”。
(三)加强基础建设,夯实社区工作平台。区政府统筹解决社区党组织和社居委、社区服务站、警务室、图书阅览室、老年人和残疾人活动室等活动用房,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建成33500多平方米街道一级服务办公用房;投入3755多万元,兴建和购买社居委服务办公用房23000多平方米;85%以上的社居委基本达到“十个一”的基础上逐步兴建“七室一站一场”的服务设置,普遍建立社居委“一站式”服务大厅,统一规范了14个服务大项98项服务内容;建成“星光老年之家”29个;社区残疾人康复室24个;开通智能呼叫网,在互联网上开通社区服务网并申报了全国网络域名47550(社区服务您),为社区成员提供了“十不出社区”就能得到治安报警、医疗急救、就业查询、敬老助残、社区商业、困难求助、信息中介等快捷服务等。
(四)加强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证。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全区社居委采取了从市、区机关单位和镇街选派,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实现“一居一支部(党支部、党委)”和党的组织、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