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公里,共有9个自然村538户,2610人。耕地1825亩,山林面积7557亩,以种粮、烟和发展养猪为主业。2007年10月市民政局机关党委与该村党支部“联创共建”,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2007年全村户养猪20头以上的有73户,存栏生猪3300头,已建沼气池73座。当年人均纯收入3380元,村财1万元,是该县、乡经济发展后进村之一。根据该村和市扶贫“两会”介绍,该村决定把发展养猪、推广沼气节燃工作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林、烟、菜、果的发展。市扶贫“两会”将其作为“挂钩帮扶发展养猪和沼气化示范试点村”推荐省扶贫“两会”一起联合挂钩,连续帮扶三年,促其全面发展。计划到2010年生猪存栏5000头以上,在已建沼气池73座的基础上一年增加沼气池100座,实行“一化三改”,沼气入户率达到全村农户60%以上,基本实现养猪沼气化,并利用沼气渣、液发展甜碗豌豆蔬菜7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三年增长27%。每年申请省扶贫“两会”资助5万元,今年申请再增加3万元帮助解决该村的安装路灯之急需。龙岩市扶贫协会认为,要在三年内进行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的挂钩帮扶,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帮扶资金投入,规划就是做得再好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还是按“一村一品”进行实打实的帮扶推进为宜。
对此,调研组认为不管采取哪一种形式帮扶:
一是主要依靠市扶贫“两会”来掌控,
二是省、市扶贫“两会”要联合挂点帮扶。
四、关于定向捐助永定县龙潭中心小学20万元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问题
由省中烟工业公司定向捐助永定县龙潭中心小学20万元资金用于修缮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省扶贫“两会”已正式下文发放到位。经了解,修缮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按校方和龙潭镇领导的要求,计划建筑700平方米,造价80万元,除县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和上述定向捐助的20万元,其它他的筹资还没有着落,与县教育部门尚未最后衔接。经座谈了解和实地察看,该小学修缮学生宿舍、食堂确有必要。为保证定向捐助资金用到实处,龙岩市扶贫“两会”领导建议省扶贫“两会”,对上述20万元定向捐助资金,可以通过龙岩市扶贫“两会”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适时转拨,做到专款专用。
五、关于龙岩技师学院“富民班”问题。
本次调研,调研组同校领导及有关老师进行了座谈,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联合举办富民班的形式把有限的扶贫资金融入开发智力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意义重大,效果很好。技校已于去年11月正式获淮准升格为龙岩技师学院(省政府批准)。“富民班”从原来招收初中生培养普通技工上升为招收高中生培养三年制的高级技工到目前四年制的预备技师,现有在校的“富民班”共有3个班150名学生,校方希望“富民班”进一步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希望再增加1个班,达到4个班200名学生。原来资助每名学生1000元,现在由于物价上涨,建议增加200元,市扶贫“两会”李达会长表示同意开办四4个“富民班”,省、市协会各负担一半。由于技师学院是属于劳动部门管理,在招生、学历认定以及教职员待遇等无法与教育部门管理的院校一视同仁。校方领导和老师十分希望调研组能帮助呼吁,促进解决。对此,调研组表示:
(1)对增加资助2万元问题,会如实汇报。
(2)对有关招生、学历认定以及教职员待遇等要求与普通高等院校一视同仁的政策问题,应主要通过学校的主管部门和龙岩市政府逐级向上反映,调研组也将积极帮助呼吁。
六、关于要求省扶贫“两会”给予资助的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