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使企业有不断发展的启劲。
二、巩固和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增强带动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龙头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更好地发挥对农民的幅射带动作用。要引导龙头企业多为农民着想,实行一次分配(保护价收购),二次分配(超额利润返还)、三次分配(八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民得到实惠,以达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目的。
三、制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龙头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龙头企业由于具有辐射带动基地,致富农民的特殊作用,因此,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成为新暑期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抓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在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已成为从上到下的共识。国家、省里有关部门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兑现。政府涉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部门,要在创新服务思路,营造良好环境方面开展工作:
1、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目前主要是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在税收、用地、用水和财政专项资金方面有一些扶持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应对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查,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市政府在财务许可的情况下,尽量组织资金,用于加大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考核奖励力度。此外,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市政府要求,配合做好财政、科技、农林、资源开发、水产等部门联动工作,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争取各条线上的优惠政策向重点龙头倾斜。
2、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宣传力度。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服务:一是组织参加每年一度的全省龙头企业产品展销会;二是联合市电视台开展重点龙头企业系列报道活动;三是通过联络大型商场、超市及企业学校等,广泛宣传、推介龙头企业产品。
3、帮助龙头企业招商引资。一是建立重点龙头企业招商项目库。二是创造更多的机会,使龙头企业走出国门,广交朋友。三是积极开展网上招商。四是积极开展专业招商、职业招商和代理招商。
4、组织重点龙头企业培训。除了组织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省里培训外,市里应每年安排1-2次有较层次和深度的培训班,做好龙头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5、优化考核奖励办法。从发展速度、带动能力、投稿力度、质量认证、出口创汇等方面对龙头企业进行全面评价,加大考核力度,市政府拿出部分资金对优秀企业进行奖励。每年考核结果作为我市市级龙头企业调整、申请南通市级、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的重要依据,也将是安排下一年度各级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