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目前有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0多家,但普通存在小而散加工能力差,产品档次低,产品加工极大部分处于简单加工,很多龙头企业说是有了一定的种养殖规模,但也仅仅是几个人合伙接的企业,对周边的群众带动力不强,像和合蔬菜公司等一些企业虽然对农民带动性较强,但因没有自己的加工厂及销售市场,所生产的蔬菜也只能出售原材料给外地客商,并受到外商的生产能力下收购,多了不要,农民得不到生产高效,加上运输等诸多因素(蔬菜受损),农民经纪人队伍的不断壮大,虽说能为农产品的出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但也只能是随行就市,把农民生产的一些零售农产品推销出去,形成不了规模种植,更谈上不订单产销。
项目农业,实际上就现代化农业,就是改变过去的传统种植方式,从田地基础设施建设,品种更新、集约化种植等一系列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但农村目前普遍存在农民文化水平低,对新事物、新观念难于接受,而现有的农技干部人员少,经费紧张等原因,有的处于鞭长英及的状态。政府对于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对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实施,尚缺乏一定的组织引导,特别是对农产加工的龙头企业,没有经过象20世纪80年代那时办乡镇企业政府扶持的一段过程,因而造成龙头企业靠一些个体私营业主的发展一时难于做大的历史原因。
农业招商缺乏专业人才,没有像工业招商一样,配备专业人时,提供专门经费,处于守株待兔的状态。
如何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几点设想。
一、围绕主导产业,突出发展重点,做大强做优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肩负着振兴一方经济,带动一条产业、致富一批农民的重任,只有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增强生存能力,增强带动能力,要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在以下几面有所突破。
1、以规划为先导,理清发展思路,应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培育和扶持高品质棉花,无公害蔬菜、优技瘦肉型猪、奶业,速生场,芦荟,特种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每个产业选择2-3家龙头企业认真规划,重点扶持。
2、以投入为活动,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不断地投入来支撑。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各级财政要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强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对符合条件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可给予财政贴息,对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治理等可给予财政补贴。省、市对重点龙头企业每年都有一定的资金补贴,我市也应考虑制订一些奖励及补贴政策。
3、以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速度。必须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有新的突破,新增的龙头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制度。龙头企业要寻求跨跃式的发展机制,初中证明,依靠自身积累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漫长、很难做大的模式。龙头企业要依靠现有的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实施低成本扩张策略,整合社会上对自己发展有用资源,做到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兼并一些无发展前途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可利用国家现有的融渠道和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4、以强化企业基础管理为手段,提高企业竞争力,龙头企业大都脱于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相对来讲,起点较低,基础较差,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龙头企业必须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要加强龙头企业标准化工作,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加快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步伐,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新的品种、生产工艺,努力提升产品档次。真正做到高步高效、丰产丰收。龙头企业要加强对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