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软件安全管理制度、密钥安全管理制度、电脑病毒防治管理制度等。并制定以下规范:
1.制定电脑系统硬件采购规范。系统使用的关键设备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ups、关键工作站,都应统一选型和采购,对新产品、新型号必须经过严格测试才能上线,保证各项技术方案的有效贯彻。
2.制定操作系统安装规范。包括硬盘分区、网段名,服务器名命名规则、操作系统用户的命名和权限、系统参数配置,力求杜绝安全参数配置不合理而引发的技术风险。
3.制定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参数配置规范;规范组网方式,定期对关键端口进行漏洞扫描,对重要端口进行实时入侵检测。
4.制定应用系统安装、用户命名、业务权限设置规范。有效防止因业务操作权限授权没有实现岗位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所造成的风险。
5.制订数据备份管理规范,包括备份类型、备份策略、备份保管、备份检查,保证了数据备份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制度落实是安全保证。制度建设重要的是落实和监督。尤其是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更要注意,如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及时审查系统日志和记录。重要岗位人员调离时,应及时注销用户,并更换业务系统的口令和密钥,移交全部技术资料。
应成立由主管领导为组长的电脑安全运行领导小组,凡是涉及到安全问题,大事小事有人抓、有人管、有专人落实。使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隐患能及时预防和消除,有效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综合性的长远规划
电脑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门类繁多复杂的电子系统,各部分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电脑系统的安全。从设备的选型开始就应考虑到它们的高可靠性、容错性、备份转换的即时性和故障后的恢复功能。同时,针对电脑系统网络化、复杂化,电脑系统故障的影响范围大的现实,对主机、磁盘机、通信控制、磁带机、磁带库、不间断电源、机房空调、机房消防灭火系统等重要设备采取双备份制或其他容错技术措施,以降低故障影响,迅速恢复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强化全体税务干部电脑系统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意识是安全关键。电脑系统的安全工作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而事故和案件却不是经常发生的,尤其是当处于一些业务紧张或遇到较难处理的大问题时,容易忽略或“破例”对待安全问题,给电脑系统带来隐患。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真正认识到电脑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及复杂性。决不能有依赖于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的思想。技术的先进永远是相对的。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今天有矛,明天就有盾。安全工作始终在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只有依靠人的安全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不断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将电脑系统安全工作融入正常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去,在规划、设计、开发、使用每一个过程中都能得到具体的体现和贯彻,以确保电脑系统的安全运行。
(四)构造全方位的防御机制
全方位的防御机制是安全的技术保障。网络安全是一项动态的、整体的系统工程,从技术上来说,网络安全由安全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监控、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灾难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是无法确保您信息网络的安全性。
1.利用防病毒技术,阻止病毒的传播与发作
年,红色代码病毒、尼姆达病毒、求职病毒触动了信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