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饲料地等。采取的饲养模式是:用人工牧草替代部分蛋白饲料和青粗饲料,用秸秆作粗饲料,适当补充精饲料。种植牧草品种有:苜蓿、苏丹、饲料玉米等。年种草面积达15万亩。
2、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棚圈建设项目,推行秸杆养羊和舍饲圈养。年计划配套饲草饲料加工机械500台,高标准圈舍1000平方米。
3、加大秸杆等其它饲料资源的开发力度,重点实施国家级秸杆养羊示范县项目,推进秸杆养畜科学化进程。大力推广农作物秸杆青贮、氨化、微贮饲料技术,提高秸杆的科学利用率,实现秸杆开发与草食家畜的同步增长。年,全县秸杆青贮达20万吨,氨化微贮3吨。
五、坚持科技兴牧,强化防疫灭病,技术改良等服务体系建设
1、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依托怀安县秸杆养羊示范县项目、肉羊种羊场建设项目,引进无角陶塞特、夏洛来、小尾寒羊等优质种羊,建立县乡两级繁育场;开展人工授精,提高良种利用率,提高育肥速度和出肉率。肉羊良种比率达到85%,头均产净肉20公斤以上,育肥期缩短为6个月。
2、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8个基层动物防疫监督分站建设,完善办公设施、人工制度、人员配置等,每个乡镇配备两名主管基层防疫的干部,每个村配备1至2名专职防疫员,在全县形成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要加强动物防疫和疫病监测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动物免疫标识、屠宰检疫和产地检疫率均达100%。
3、强化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监控体系建设。要逐步建立我县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尽快完善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的强制性标准,使畜产品在饲养、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做好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
4、强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以张家口市科普种畜禽示范基地为依托,推广程序化防疫技术的科学化保健计划,确保养羊业健康发展。改进饲料配方,推广预混料和浓缩料应用技术。饲料办公室严格饲料执法,保障饲料质量,加快育肥速度,提高羊肉品质,为创立怀安县优质羊肉品牌打下好基础。同时,要成立养羊协会,建立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机制,提高养羊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六、目前发展养羊业存在的问题
1、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还不平衡。
全县大多数乡镇对肉羊产业开发工作认识程度高,发展思路明确,专项推进的措施办法具体,肉羊主导产业地位明显,肉羊产业开发工作形势喜人,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但是也有个别乡镇还没有完全把肉羊产业开发工作摆到应用位置去认识,领导重视不够,力度不大,措施不力。诸如资金落实、政策扶持、技术服务等环节的工作还不到位,购种公羊和基础母羊进度缓慢,改良工作力度不够。还有个别地区具有发展潜力,但挖掘不够,还有的地方发展肉羊产业存在一定盲目性,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2、饲养管理较粗放,经营方式较落后。
粗饲粗喂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在4—5月份,许多农户的羊饲料主要是干玉米秸、青干草,优质牧草、青贮饲料等较少,全价饲料更为罕见。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落后。庭院式饲羊人畜不分,多畜种混群。养羊不注意计算经营成本,利润率低。因此,不注重改变饲羊管理方式,不计较饲养成本,出栏周期长,快速育肥出栏少,经营效益差,产业意识薄弱。
3、良种推广体系薄弱,羊改良规模小。
全力加快肉羊品种改良,迅速提升全县肉羊品种质量水平,是我县肉羊产业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