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制度主要由财政部门制定,会计业务培训当然应由财政部门负责.而财政部门认为该对象以前一直是税务部门管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而将这部分会计人员排除在管理范围之外.从而造成了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会计人员四不管,(工商,国税,地税,财政)的现状。
2,个体私营业主对会计工作重视不够由于个体私营业主法治观念,纳税意识,文化素质以及认识上的间题,大多数业主把会计工作看作是简单的记录,统计数据,申报税收工作,对会计工作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他们在选聘会计人员时,往往不太注重会计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只考虑支付成本(经过大中专院校正规训练的报酬肯定要高于未系统学习的).正因为如此,造成了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会计人员有会计证和没有会计证一个样,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会计一个样,从而形成了全市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局面。
3,枕务部门查账征收的少,定额征收的多由于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大部分税务部门税收征管不再以会计资料为准,简化为按定额征收.税金的定额征收,使个体业主认为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业主的影响不大,甚至建账和不建账都一样.导致了有些个体业主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的费用不肯报销,请假学习不批准,订阅会计书籍不同意等等,从而直接影响了个体私营组织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4,个休私营组织对大中专毕业生吸引力不大由于个体私营经济规模一般不大,待遇一般也不很高,且会训人员往往还同时兼任文秘等相应工作,所以对大中专毕业生吸引力不大.反过来,个体业主认为大中专毕业生需支付报酬太高,还不如聘请一些未经过正规训练的会计人员听话.由于一方面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不愿意来,另一方面现有的会计人员又无学习提高的机会,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便是必然结果。
三,对策
理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归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木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财政部财会字(2000)s号文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从业资格证书,第3条规定,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行属地原则,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1,根据上述法律和法规规定,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应主动承担起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管理工作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完成国家法律,法规所赋予的任务。
2,联合执法,加大稽查力度,严禁无证上岗由十个体私营经济组织数量较多,地点分散,有的流动性较强,如果将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会计人员单纯划归财政一个部门管理,亦不切实际.故笔者认为,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账证监管等工作的督查,应以财政部门为主,税务和工商部门参加,联合组建监管机构.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会计业务培训由财政部门负责,税法培训由税务部门负责,其他法规由工商部门负责,分工明确.日常检查以税务,工商部门为主,财政部门可采取定期抽查的方法,考核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情况.这样一方面可保证无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担任会计工作,便于会计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对税收的按时足额交纳和营业执照的年检,防止无照经营偷税漏税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抓好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针对目前市个体私营经济会计人员现状,市财政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从实际出发,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