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公司贷款发放分析调查报告

压工程机械厂、朝阳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工程机械厂、天津市政工程机械厂、上海城建机械厂、三明重型机器厂、洛阳建筑机械厂等;与上海、浙江、山东、福建、湖南等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往来和协作关系。企业发展呈强劲增长态势;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用于工程机械驱动桥的市场空间巨大。

三、借款人财务状况

1.该公司最近三年一览表主要财务指标

(1)借款情况:短期借款2400万元(县工行2310万元,其它行均未介入,)。

(2)该公司经营管理正常,只是资产负债率略为偏高,但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年实现净利润242万元。

(3)该公司从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析,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总体看来,该公司经营管理正常,随着内部管理的不断加强,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2.发展情况

年,公司已签订驱动桥生产订单为8600套,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000万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其中实现税金600万元,税后利润400万元。

四、公司与我行关系:

该企业长期在中国工商银行县支行发生授信业务,基本账户在工商银行,其它金融机构均未介入,其中工银行借款为2400 万元,资信良好,从未出现过逾期现象,工商银行对其信用评级为aa级。我行与该公司长期发生过贴现业务,双方双合作较愉快,年,由于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于该公司兼并情况,我行密切关注,在其成功被宁波bb集团兼并后,我行及时制定营销方案。在上级行的大力支持下,我行通过集团公司及当地公司管理人员的多方营销,我行良好的服务,令公司愿意与我行发生信贷关系,并成为我行的基本客户。

五、贷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如该笔贷款发放成功,不仅可以成功让企业成为我行的基本客户,且可以新增公存款约400万元,日平均余额将达200万元以上,同时每年为我行带来结算业务近1000多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   万元。另外,由于公司地处我县县城,我行还可以取得该公司的工资代发权,每年代发工资近600多万元,由此每年可新增储蓄存款近200万元。由于该公司在当地是处于我县三大龙头企业之一,将进一步扩大我行在当地的影响力,同时公司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将进一步改善我行信贷资量和信贷结构,分散我行信贷风险,提高我行盈利能力。我行不良贷款比率将下降2.25 %,不良比率为7.81%,为我行今后的竞争垫定了一定的基础。

六、贷款担保人分析

该笔贷款的担保由宁波bb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宁波bb集团宁波市重点培育的十八家大企业集团之一,为宁波市的五星级企业。公司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世界汽配行业500强,县驱动桥有限公司为宁波bb集团下属公司。

宁波bb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十余亿元,公司法人代表为周辞美,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0万元。下设二十七个分公司,主要产品有汽车、特种装备、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水产食品及大、中型精密模具等。集团下属各企业分别于1997年8月通过了iso9000认证,1999年通过了国际汽车制造先时标准qs9000(美国)和vda6.1(德国)认证,年10月份通过国家863计划cims工程的验收和鉴定,年4月通过ts/16949认证,其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宁波bb电子有限公司已通过中国证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老年群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个体经营户经济情况调查报告
       成人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村镇产业现状调查报告
       游客运输市场调查报告
       社会动态调查报告4则
       农村财政情况调查报告
       校区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工商局家电下乡情况调查报告
       乡村干部养老保险情况调查报告
     
    内审员培训质量管理心得体会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调查报告
    学习贯彻党章扎实推进反腐倡廉
    音乐教师德育计划
    班主任德育总结二
    志愿者反扒能手先进事迹报告
    竞聘上岗演讲稿银行营业部
    全面推进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
    第三代移动公司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书记人代会讲话
    农户小额贷款实施意见
    农村贷款担保工作方案
    推进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工作意
    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力度实施
    受灾住房重建贷款管理办法
    党委融资公司检查工作方案
    公司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贡茶食品公司的调查报告
    电力公司人事部工作总结
    公司网管机构工作总结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