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曾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过:“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从某种角度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抓住主要矛盾、不断解决主要矛盾的历程。我们党正是在解决矛盾中体现了她的先进性,实践了她的先进性,保持了她的先进性。
今天,一座城市的领导者和责任者,必须是解决各种矛盾的先行者。是否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并能凝神聚力地加以解决,是对一级党组织先进性的严格考察,更是对一级党组织执政能力持续不断的考验。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根据党中央和省委“关键要取得实效”的要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制约本溪振兴发展的突出矛盾入手,着眼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眼于解决群众最企盼最关心却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着眼于解决党建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使先进性教育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中,体现先进性
本溪是因资源而兴起、因资源而繁荣的城市,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原材料工业比重过大,钢铁产业一花独放支撑本溪的半壁江山,城市的精深加工产业或其他接续产业没有得到发展,使城市产业系统僵化,不能形成综合发展能力和实力。调整产业结构是本溪市委、市政府当前和长远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如果不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选择与培育新兴主导产业,实现主导产业无震荡更替,本溪这座城市必然走向经济界人士提出的“矿竭城衰”结局。面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新思路”盘活本溪这个老工业基地。
一是在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上下功夫。思路决定出路。思路的对与错、优与劣将决定一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快慢,甚至是成功与失败。对一个城市来说,决策者的思路如何,将影响城市的发展走向和未来兴衰。
2003年底,我们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对本溪的资源优势进行了比较研究之后,借鉴了市委、市政府历届班子不断探索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了本溪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框架性思路和总体目标,就是负重求进,再造一个新本溪:到2009年,全市gdp要比2002年翻一番,城市建成区轮廓要比原有面积增长一倍,尽快把本溪建设成全国重要的钢铁和精品板材生产基地,中心城市重点产业的配套加工基地,沈阳等中部城市休闲、娱乐、度假的“后花园”。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又确立了“一二三”战略:即做大做强钢铁这个支柱产业;加快新、老两个城区的建设和改造;加快培育发展现代中药业、旅游业、钢铁深加工制品业三大接续产业,快速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框架性思路确定之后,必须确立一条准确有效的操作思路。如果说正确的思路是事业发展的前提,那么明晰的战略便是发展的动力。为确保总体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我们在操作思路上确立了外向牵动战略,坚决把本溪全面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实践越来越使我们认识到,坚持对外开放是化解本溪难题、促进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快本溪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正确选择。只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才能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我们确立今年为“项目推进年”,希望通过“项目推进年”的大力推动来促进改革,促进调整,带动新的产业兴起,